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浙大一院自主研发攻克肝癌“核武器”,晚期患者不再依赖“进口药”

2024-07-24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来好消息,核医学科苏新辉教授、刘念教授团队持续科研攻关,研发适用于治疗肝癌和直肠癌肝转移的新型钇-90栓塞微球“核武器”取得阶段性进展,即将获得专利批准,并将加速推进专利转化,在2年内投入临床使用。这意味着这种攻克晚期肿瘤的核药研发技术不再被国外垄断,不仅给中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新生希望,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







钇-90微球精准介入

拓宽中晚期肝癌治疗新边界



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被称为“人体沉默的杀手”。约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失了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的机会,晚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只有10%左右。生命无价,这些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该怎么办?


全球各种治疗手段和“特效”药物不断出现,其中起源于美国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采用微创介入手术将放射性钇[90Y]树脂微球经导管动脉直接递到肿瘤癌巢,随着血液的流动停留在肿瘤微细动脉内,一点一点地释放出β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因精准打击,又不伤及正常细胞,能达到类似手术切除的效果,帮助晚期肝癌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示意图:微导管精准地将钇-90[90Y]微球注射至肝部肿瘤区域,高能量放射线快速有效杀死肿瘤。


这种前沿的治疗技术,对医院的综合实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目前仅在国内20多家大型医院开展。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肝胆胰介入中心作为国内首批开展钇-90[90Y]微球精准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自2022年8月联合核医学科成功开展首例治疗以来,已相继开展30余例,大大提升患者获得临床治愈率,让更多难治性的“不可治”的肝胆胰肿瘤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或者肝移植的机会。








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

浙大一院自主研发新型“核武器”



这项技术的核心之一在于承载合适剂量核素的放射性栓塞微球,目前投入临床使用的两种,分别是由加拿大NORDION开发的钇-90玻璃微球和澳大利亚SirtexMedical开发的钇-90树脂微球。两种“国外药”微球的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昂,跨国长途运输过程中其放射性核素也必然衰减,最终辗转运用到中国患者身上,往往价格昂贵、物非所值。


为了压低药物成本,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浙大一院采取集中招标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医院领导、药事招标委员会和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几轮谈判下来,即便医药公司开价给浙大一院的放射栓塞微球价格已经是国内低点,但依然高达30多万一次。


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在招标结束时感慨:“外国的放射栓塞微球这么贵,仅药价就比患者做一次大型肝脏手术的花费还要多,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普通家庭几乎要掏出家底才能完成治疗,也有很多患者无力承担,我们国内就不能打破这个垄断吗?!”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核医学科主任苏新辉的心。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马上组织刘念特聘研究员等十余位科研骨干,自发地投身放射栓塞微球的制备研究。



苏新辉主任和刘念研究员指导博士生王婷婷进行介入栓塞的数据分析


苏新辉主任介绍,国内一些公司早在十年前就瞄准商机投入了这项核药研制工作,只是他们大多局限于对国外工艺的模仿复制,或者依赖大型核电设备的支持,机动性和创新性不佳,研发进展比较缓慢。两年来,核医学团队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不断优化思路,从“放射”和 “栓塞微球”两方面入手,终于探索出了“核素”加“载体”的现场合成方式。


最大的难点在于“载体”的材料用什么,才能保障核素添加合成后的稳定性。苏新辉主任说:“大家不厌其烦试了无数材质,光找材料就用了一年多时间,后来转变思路,出其不意的发现一种常见材料制成的栓塞微球最合适。我们研发的这种新型钇-90栓塞微球,具有制备简单、易于临床自动化模块标记和推广、标记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只需要手术前在科室里操作配置,场地要求不高,更不依赖大型设备,把成本打了下来。虽然目前还在专利申请阶段,预计未来投入临床后,价格仅仅是国外产品的四分之一至八分之一之间。”








坚持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

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梁廷波书记表示,浙大一院坚持医学问题来自临床、来自患者,最终成果回归临床、惠及患者,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群众最关切的疾病问题攻坚克难,新型钇-90栓塞微球“核武器”就是我们努力的成果之一。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为破解长期制约卫生健康发展的难题提供新方案,为疑难重症的诊疗提供新手段,浙大一院坚持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鼓励专家团队持之以恒地探索、钻研。


医院强化器官移植、感染病两大高峰学科集群优势,实现跨科联动,以强大的科研创新转化能力和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为人民健康织密了保护屏障。器官移植整体数量和质量居于全球前列,活体小肠移植数量全球第一;全球首创系统化疗后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自体小肠移植手术,中晚期胰腺癌可切除率大幅提升;全球首个溶瘤病毒抗肿瘤药,让无药可医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重获希望。





面向未来,

“浙一人”坚持向“新”而行,

提“质”增效,

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奋力书写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通讯员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蕊 张文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