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来源 | 健康时报
作者 | 井超
近日,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许剑民教授以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展教授联合发起的彩虹奇迹青年医师MDT病例分享论坛暨长三角一体化结直肠癌MDT高峰论坛活动首站在江苏宜兴启动。来自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市近二百余名结直肠癌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就结直肠癌领域的治疗热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高峰论坛活动现场 谢胜男/摄
不久前,2019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定调,针对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上海将探索一体化发展机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的医疗资源正加速融合。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大会主席上海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表示,彩虹奇迹青年医师MDT论坛正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号召,集结长三角区域结直肠癌治疗重点三甲医院联合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该地区临床专科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的合作交流、经验切磋,尤其为青年医师提升临床诊断水平和科研能力创造机会。
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技术高地代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05年开创国内首个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 2010年起,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教授领衔团队又率先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目前通过多学科MDT诊疗模式及先进的机器人微创手术,该院已实现结直肠肝转移手术切除率达到了35.1%,术后肠癌肝转移病人五年生存率达31%,使肠癌患者的总体五年生存率达到74%,为全国肠癌五年生存率第一。
2015年,由秦新裕、许剑民教授领衔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该院又发布了首个《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及综合治疗。长三角一体化MDT交流互动项目将进一步将结直肠癌治疗的“中山模式”加强技术推广。
MDT的核心目标是为患者设计最佳的诊疗方案,确保最佳疗效,提高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次会议上同样来自内科、外科、放疗科等学科专家代表针对肠癌治疗的热点话题进行热烈讨论。
海军医科大学长海医院王雅杰教授围绕2019ASCO-GI结直肠癌热点、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建江教授针对肠癌达芬奇机器人应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胡文蔚就晚期直肠癌治疗失败后的后线治疗、中山医院韦烨教授分享肠癌肝转移指南解读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孟翔凌教授关于肠癌盆腔复发等该领域重点话题为大家带来了专题报告。大会上,来自肛肠外科、肿瘤内科、外科以及放疗科等与会专家还围绕具体病例现场进行MDT讨论,实战式分享交流。
许剑民教授表示,宜兴是彩虹奇迹活动的第一站,未来该活动将轮流在各省市陆续展开,聚合长三角地区的肠癌治疗技术优势,搭平台,建机制、求创新,争取能够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的多形式交流、高频次互动,帮助中青年医生提高诊疗理念和治疗水平,进一步推进肠癌治疗的创新技术、丰富经验、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区域内的落地,助力肠癌规范化治疗的开展。
本次此次会议得到正大天晴公司的特别支持。正大天晴集团总裁助理俞康信出席会议并表示,正大天请公司一直通过专业化学术化支持整合更多资源搭建优质平台,辅助医生提高疾病诊断质量、分享顶尖技术促进学科交流,更为临床病人用得起药买得起药,努力以专业化的投入创造更多有临床价值的产品,促进医学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