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医者——李慧教授。她以深厚的医学知识,中西医互补的治疗理念,为无数患者带去了健康和希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信任。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李慧教授设立「慧声心语」专栏,分享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宝贵经验,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专栏不仅涵盖实用的健康小贴士,还涉及前沿的医学新知,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权威、专业的心血管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提升健康意识,照亮通往健康的道路。
血脂异常号称最隐蔽的“温柔杀手”,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我国≥18岁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升高,但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1.7%、10.1%和4.8%,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血脂管理,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本期李慧教授将围绕“血脂管理的要点”进行分享,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是调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通常情况下,HDL-C水平与ASCVD风险呈负相关。
对于普通人群,建议<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采集静脉血,采血前至少2周内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24 h内不进行剧烈身体活动,禁食8~12 h,坐位休息至少5 min。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1)有ASCVD病史者;
(2)有多个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早发ASCVD家族史(男性一级亲属<55岁或女性一级亲属<65岁患ASCVD)者或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明地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ASCVD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见下表);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
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无论是否采用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均须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饮食中须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全谷薯类、膳食纤维(25~40 g/d)及鱼类摄入。对于ASCVD中危及以上的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300 mg/d)。适度锻炼,每周5~7次,每次30 min中等强度运动。建议不饮酒或限量饮酒,尤其对于TG升高的患者。应积极戒烟。
对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值的患者,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降脂药物主要分为降胆固醇药物和降TG药物。
1. 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ASCV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还可降低ASCVD高危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剂量倍增时,LDL-C进一步降幅仅约为6%,而不良反应风险显著升高。在我国开展的CHILLAS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1~2倍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结合我国人群对大剂量他汀的耐受性较差,建议采用中等强度他汀进行治疗(LDL-C降幅25%~50%)。
用药过程中,需关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大部分他汀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与其他通过此通路代谢的药物联用时会增加肌病风险,如胺碘酮、钙通道拮抗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酮康唑等)、环孢菌素以及某些食物(如大量饮用西柚汁),因此与上述药物联用时需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此外,他汀类药物与吉非罗齐联用也会增加肌病风险,应避免联用,但与其他贝特类药物联用时肌病风险不大。
2.非他汀类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除他汀类药物以外,还有多种药物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包括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降TG药物包括贝特类、高纯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ω3PUFA)等。
3.中医药类: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血脂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红曲,其包括天然他汀及其同系物,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麦角甾醇、类黄酮和其他天然活性成分等 。此外,一些具有活血祛痰功效的中药,如山楂、蒲黄、绞股蓝等 ,单独或辨证组方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为血脂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
李 慧 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师从金章安教授、鲁卫星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教授
现任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常务理事
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双心医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会员
擅长调肝理脾法治疗各种内科疾病
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以及难治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冠心病
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久咳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集心血管、内分泌、呼吸、风湿免疫等专业为一体,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疾病,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肺炎等疾病有比较成熟的诊疗方案。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久咳等疾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效突出。综合内科人才培养以专业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整体观为导向,培养“以疾病为突破口,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型人才,患者满意度较高。西院区综合内科为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在高血压诊疗方面,除原发性高血压规范诊疗外,还可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初期中青年高血压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针对一些难治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针对糖尿病,对糖尿病前期,初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综合内科在李慧主任带领下,中西融通,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以“疾病为突破口, 以患者为中心”,发挥整体治疗观,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医学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梅文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