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8月19日,全国医师将第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为此,我们采访了老中青三代共11位医师。他们如何理解这个节日?对这个节日有什么看法? 他们在从医生涯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谌贻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古今中外,医生这个职业都是高尚的、受人尊敬的,因为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近些年,这个职业应有的社会信任度有所缺失。有了医师节后,希望能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医生的辛勤工作,形成一个尊重医生的良好社会氛围,最终必将使患者更多获益。”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我当时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卫生部一道指令下来,我们医院就变成了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最初的时候,我们医务人员连防护措施都不十分完备,可是大家一点怨言都没有就上了“战场”。在那段时间,医生成了公众眼中真正的白衣天使。而2012年哈尔滨发生“杀医事件”后,居然有很多人说“杀得好”,这样的反差真让人感到寒心。
中国的医生不应该只是在出现“非典”这种疫情的时候才是白衣天使,我们绝大多数医生在平常的工作中也是白衣天使,不是“白衣狼”。他们通常早上七点多就到医院,下午六点多钟才动身回家,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医生的工作是与生命打交道,精神始终保持在高度紧张状态中,一天工作下来十分疲惫。
最近几年,医疗环境变得不太理想,这让很多医生觉得压力很大。一面要全身心地想尽办法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一面还要担心发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暴力。我认为这种环境不应该长久持续下去。希望中国医师节设立以后,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以及公众对医生工作的了解,能够让医疗环境有所改善,这最终其实还是让患者获益。
好医生=好品德+好技术
一名好的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品德的培养不能光喊口号,而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在医学院读书时,每年约有两个月的时间会下到农村和工厂参加劳动。通过走出校门,我们了解了基层,加深了工农感情。
工作后,我们也会参加医疗队去农村和工厂为当地居民看病。1967年我曾去海拔三千多米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工作过半年,当地环境十分艰苦,天上连一只麻雀、乌鸦都没有;地上没有草,只有骆驼刺;大风刮起戈壁上的石头子,打在脸上像子弹一样,很疼。可是当地工人却长年累月地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为国家生产石油。当我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时,油然产生了一种特殊责任感,要尽全力为他们看好病。现在的年轻医生很少有这种实践,出了家门进学校,出了学校进医院,这就需要自己更加注重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
另外,在业务方面,好的临床医生一定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临床医师一定要“临床”,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患者的病床旁,详细问病情,认真做体检,耐心做解释,而不是把主要时间用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现在很多年轻医师忽略基本功、轻视临床一线实践,这很难成长为好医师。
不断求知的乐趣
我的导师王叔咸教授是我国肾脏病学的奠基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星期日只有上午半天开放,而每次进馆登记的前3名里一定会有王叔咸教授。老先生八十几岁还会踩着梯子到书架上查找书籍。这种求知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我现在78岁了,仍然全天上班,晚饭后还会继续看书到晚上十二点。我每天在医院工作,不离开医疗一线,这能促使我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进展。当把这些新知识运用到患者身上,获得好的疗效、让患者得到实惠时,我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一种享受。我现在似乎体会到了王叔咸老人家当时的乐趣。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整理
如需转载,请申请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