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喜讯!上海新华医院“房颤中心”建设启动会顺利召开

2018-01-19作者:壹生心血管学院会议
心律失常 新华医院房颤中心

2018年1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房颤中心”启动会在科教楼召开,会议由医务处江来主任主持,新华医院医疗院长潘曙明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诸多合作单位的院长或心内科主任,以及新华医院职能部门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主任出席。

图1 与会全体人员合影

潘曙明院长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房颤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我院心内科在房颤诊治方面的工作给予积极肯定,同时希望房颤中心能够秉承医人济世的传统,发扬本院在心内科学科上的优势,并携手多方力量,从房颤的早期筛查、卒中精准预防、普及规范新技术、房颤综合管理等四大模块建设入手,全面优化对房颤患者的管理,提高房颤诊疗质量。

同时,潘曙明院长宣读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对房颤中心的人事任命,由孙锟院长担任房颤中心名誉主任,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担任房颤中心主任,医务部江来主任担任房颤中心行政总监,心内科王群山主任担任房颤中心医疗总监,心内科徐琛华医生担任房颤中心协调员兼秘书。

图2 潘曙明院长讲话

接下来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国房颤患者人群基数大、规范化治疗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医疗费用大的基本现状。目前我国房颤管理存在早期诊断率低、药物治疗不规范、新型技术仍需普及以及房颤长期管理欠缺的四大问题。因此中国房颤规范化管理的迫在眉睫。中国房颤中心项目由国家卫计委指导,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CSPE、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CSC和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由相关医药及器械支持的重大项目。拟在规范房颤的诊治,让每一位患者均能接受到最适当的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房颤卒中的发生率,以及由此引发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新华医院心内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在房颤射频消融方面具有强大的临床和科研能力。房颤中心的建设和挂牌有望带动区域内房颤的诊治能力的整体规范化和提升,最终给患者带来益处。

03.webp.jpg

图3 心内科李毅刚主任会上讲话

新华医院心内科王群山主任进一步介绍了新华医院心内科在房颤诊治方面的悠久历史以及在房颤射频消融、无线精准消融以及左心耳封堵方面的领先水平。2017年新华医院心内科的左心耳封堵术量为国内单中心最多,而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完成例数和手术成功率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目前,新华医院的房颤中心建设已经全面开展,房颤规范化治疗、院内或院外转诊流程均已确立。随着房颤中心的建设的进展,房颤患者的更早期、更精准、更综合、更长期地有效治疗一定能够实现。

04.webp.jpg

图4 心内科王群山主任讲话

接着来参会的各相关临床科室主任以及十余家合作医院的院长主任针对新华医院房颤中心的建设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李毅刚教授也一一作出回应。

最后,江来主任对本次房颤中心建设启动会做了总结,启动会圆满落幕。由此新华医院房颤中心建设的全面开始,希望在未来的一年内,新华医院能顺利实现房颤中心的正式挂牌。

05.webp.jpg

图5 医务部江来主任做最后总结

来源:上海新华医院微信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