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吃50~150 g全谷物和杂豆类(粗粮)。
但根据2010~2012年中国营养和健康监测结果,我国仅9.2%~14.6%的居民达到吃粗粮标准(50~100 g/d)。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PURE研究最新分析数据提示,高升糖指数饮食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升糖指数反映了某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能够迅速转化为葡萄糖而升高血糖,并激发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产生波动。
PURE研究分析了来自五大洲的20个国家137851名居民的升糖指数。在9.5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发生8780例死亡,8252例主要心血管事件。本次的最新分析表明,在研究近10年的随访期间,吃更多升糖糖指数的“劣质”食物者,死亡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卒中、心衰)发生风险增加了25%。
研究发现,有心血管病史者受影响最大,如果吃更多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主要复合终点发生风险增加51%。
超重者(BMI≥25 kg/m2)受影响也很大,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增加38%。
每天每多吃50 g细粮,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发生风险增加2%。细粮吃得越多的人,收缩压也越高。
而且,中国人均吃细粮在全球是最多的(225 g/d),中国居民多吃细粮的危害也最高。
有人总是强调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但碳水化合物有很多种类。有些增加了心血管病风险,另一些则有保护作用。应将升糖指数作为评价饮食碳水化合物质量的关键指标。
作者表示,吃东西倒不一定密切查看食物是否有较低的升糖指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遵循饮食指南,吃质量较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水果、蔬菜、豆类和全谷物。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