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生理学引导和影像学引导PCI策略不一致的临床相关性
Clinical Relevance of Discordance Between Physiology- and Imaging-Guided PCI Strategies in Intermediate Coronary Stenosis
发表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血管介入》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IF:11.7)
通讯作者:王建安
主要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近期的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血管内成像(IVI)引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较于血管造影引导下的 PCI 具有更多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血管造影的生理学评估在IVI引导下的PCI中存在的差异及其意义。
在国际多中心随机FLAVOUR(用于中度狭窄患者临床结局的血流储备分数和血管内超声)试验中,使用基于 Murray 法的定量流量比值(μQFR)对基于血管造影的生理学评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本次事后分析中,根据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的治疗决策(PCI或延期)以及μQFR对患者进行分类,阴性μQFR且延期PCI (DEFER组)、阴性μQFR 但行PCI(PERFORM组)及阳性μQFR但行CI(REFERENCE组)。主要结局指标为在24个月随访时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定义为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通的复合事件。
基于血管造影的生理评估在IVI引导下的PCI中存在差异,其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在784名患者中,分别有34.4%(270/784)、29.3%(230/784)和31.5%(247/784)被归入DEFER组、PERFORM组和REFERENCE组。生理学评估改变了48.2%(230/477)的IVUS引导PCI患者的分类。
DEFER组中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比例更高,而PERFORM和REFERENCE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比例更高。三组患者的其他临床基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REFERENCE组的血管造影直径狭窄更严重,MLA更小,斑块负荷更大,μQFR更低。PCI后,PERFORM组和REFERENCE组的最小支架面积没有显著差异,但μQFR在PERFORM组更高。与PERFORM组相比,REFERENCE组在2年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更高[校正风险比(HR):2.46;P=0.023]。而在μQFR阴性的患者中,DEFER组与PERFORM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相似(校正HR:0.88;P=0.779)。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估,三组患者在2年时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198)。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