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有图有真相,揭秘血栓形成全过程!

2021-02-04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血栓形成是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凝血系统在不同程度上被激活,循环血液中有形成分在血液中形成栓子,造成血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


与之相应的临床事件有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常常导致严重后果。


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


1. 血管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有内皮(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基膜)、中层(平滑肌细胞及其间质)和外层(成纤维细胞及其间质)。


大量的研究证实,内皮细胞不仅形成光滑的血管内膜,而且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也与内皮下的促凝物质分离开来,而且还是一个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的器官。静止的内皮细胞具有抗血小板、抗凝特性,它分泌的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内皮细胞含有硫酸乙酰肝素,它和抗凝血酶结合可以中和凝血酶而具有抗凝作用。


内皮细胞受损时,其表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过程,内皮下基膜的暴露可促使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提供了反应平台(血小板第三因子)。


2. 血液理化性质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正常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维持动态平衡,内皮细胞受损时其表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最终形成凝血酶。


血小板具有多种功能,其在动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血小板激活后有助于凝血酶的形成;

  • 血小板通过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和稳定;

  • 血小板形成的因子可使内皮细胞表面失去抗凝活性。


3. 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形成


血流速度在全身或局部减慢、在局部形成涡流均可促进血栓形成及凝血。


动脉粥样硬化、感染、炎症、吸烟、高脂血症等均可导致血管壁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启动凝血与纤溶系统。


血栓的类型


1.白色血栓(血栓头部)


静脉内膜损伤处最初沉积并吸引更多血小板附,血小板间有少量纤维素,形成白色较坚实的固体块状物质。牢固地附在内膜损伤处的表面。


1.jpg


2.混合血栓(血栓体部)


在白色血栓的下游,血流形成漩涡,流速减慢,血小板沉积并相互吻合呈分支的珊瑚状,镜下呈分支状的小梁,小梁表面有白细胞大量黏着,小梁之间因血流更趋缓慢,使凝血因子能达到较高浓度而有多量纤维素形成,构成网状,网眼内有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这样形成的圆柱状血栓,肉眼呈红白交替的层状,成为混合血栓。


2.jpg


3.红色血栓(血栓尾部)


混合血栓的下游,血流极为缓慢甚至停止,出现血液凝固过程,纤维素网眼内充填按正常比例均匀分布的红、白细胞,肉眼呈暗红色,光滑湿润而有弹性,以后水分吸收,变得干燥易碎。


3.jpg


4.透明血栓


在DIC时,微循环内形成由纤维素构成的纤维素性血栓,嗜酸性,均质透明,又称透明血栓,因其在微循环内,亦称微血栓。


血栓的形成过程

1.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黏集成堆,使局部血流形成漩涡


4.gif


2. 血小板继续粘集形成多数小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黏附


5.gif


3. 小梁间形成纤维素,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6.gif


4.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停滞之血液凝固


7.gif


不同类型血管的血栓形成


1. 动脉血栓形成


由于动脉血压高、流速快,快速流动的凝血因子难以相互作用,因此动脉内的凝血过程依赖于血小板所提供的反应平台,因此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在局部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同时,凝血因子被组织因子激活而诱发凝血瀑布反应,在反应初期,局部形成的凝血酶不断被血流冲走,不易在局部形成高浓度的凝血酶,亦不易形成红色血栓,随着白色血栓的不断增大,局部血流减缓并在白色血栓远端形成湍流,在白色血栓的远心端形成高浓度凝血酶,其将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形成红色血栓,因此动脉血栓的头部为白色血栓,尾部为红色血栓。


2.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流速度缓慢,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容易在局部聚集形成高浓度,并易于附,故静脉血主要由凝血酶降解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再与血细胞构成混合血


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恶性肿瘤、先天性脏病、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和抗凝脂抗体综合征、长期卧床、大手术后、肥胖和静脉曲张均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由于静脉血流速度慢,高凝和高黏的个体容易在静脉形成高浓度的凝血酶,进而促成由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形成红色血栓。


3. 微血管血栓形成


可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或血循环中出现促凝物质,也可由于血小板激活后形成聚集体。


在微血管内形成透明栓或细胞栓,形成后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4. 心房的血栓形成


心房纤颤由于血流紊乱、形成涡流以激活凝血过程而发生红色血栓。


用药方式


动脉系统的血栓形成主要由内皮损伤启动,血小板的激活及相互交联是其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故动脉系统的抗栓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血栓体尾部形成则需凝血酶的参与,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或特殊状态下,要同时辅助使用抗凝药,才能达到更好的抗栓效果。


在血流速度慢的静脉、动脉的涡流处、发生房颤的心房等处,凝血酶容易聚集形成高浓度,并进一步催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形成红色血栓,故在这些情况下应主要使用抗凝药防止血栓的形成。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