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立足临床规范,护航精准诊断——碘对比剂的合理使用需引起足够重视

2021-07-16作者:CMT快讯资讯
资讯非原创

随着CT增强扫描、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碘对比剂的临床使用率也逐渐增加,已成为医学影像学助力精准诊断的重要手段。规范、合理地应用碘对比剂是确保成像质量与患者安全的要求与保障,优化碘对比剂使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世界卫生组织还是我国的相关规范,对“合理用药”的考量要素都包括“安全、有效、经济、适宜”四方面,其中“安全”和“有效”是首要前提。本报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梁长虹教授和王广谊教授,就碘对比剂规范化合理应用发表真知灼见。


3.png

梁长虹教授


4.png

王广谊教授



平衡的艺术
均衡理化特性,兼顾安全与获益


本质决定现象”
理化特性奠定安全高质量显影保障



理化性质是影响碘对比剂显影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如何依据碘对比剂的浓度、黏度、渗透压、亲水性和是否为离子型等理化性质,来制定碘对比剂优选方案,是临床应用的焦点问题。


注射对比剂碘流率是增强CT图像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同增强效果下,一般而言浓度越高、注射流率越低,造成穿刺血管注射时血管破裂引起碘对比剂外漏的概率越低,患者的舒适性越好。碘普罗胺等高浓度碘对比剂可以在相同碘流率的前提下,实现相对较低的注射速率和用量,不仅提升了成像质量,且更为安全。有研究报道指出,碘对比剂的黏度与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发生有关联,低黏度碘对比剂可减少其在肾小管的淤滞,从而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同时,低黏度碘对比剂对患者微循环的损害更小,可以满足快速注射、输注的要求,进而保证靶器官的显影质量。因此,对肾功能较差但可以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和需要保障微血管显影质量的患者,应尽量选择碘普罗胺等黏度较低的碘对比剂。在实际使用中,建议将碘对比剂加温到37.2℃,有利于降低黏滞度。


渗透压同样是碘对比剂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低渗透压能够减少血管疼痛及内皮损伤,减少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等情况的发生。与高渗对比剂相比,以碘普罗胺为代表的次高渗对比剂不良反应更少。


对比剂的亲水性则与分子羟基含量有关,含量越高亲水性也越高,进而可以提升碘对比剂的耐受性。碘普罗胺适宜的羟基含量,确保了良好亲水性和耐受性。


离子型碘对比剂在溶液中会解离,从而使碘基团暴露于侧链之外,易产生化学毒性。非离子型对比剂则可以避免这一点的发生。《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中也指出,“推荐使用非离子型低渗或等渗碘对比剂,不推荐使用离子型高渗碘对比剂。”





肝肾无忧
清除不受影响,需要合理水化


临床上使用碘对比剂时,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尽管近年来随着预防力度的加强、公众健康管理意识的强化,我国的肝炎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但人口基数大、肝病患者存量相对较大的现状仍然亟待进一步改善。目前,临床可及的各种碘对比剂对肝功能严重受损人群有一定使用限制。因此,碘对比剂肝脏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碘普罗胺等碘对比剂不发生代谢,原则上非严重肝功能受损者可安全使用,且无需调整剂量。


合理可行的水化,比如采用口服来实现水化,既不影响碘对比剂的效果,又可以保障患者安全。



大样本高级别研究力证
使用碘普罗胺是安全的



超敏反应是近年来在碘对比剂临床应用中被持续关注的内容,虽然总体发生率不超过1%,但一旦发生重度超敏反应且抢救不及时,很可能造成致死性后果。2019年,一项发表于Radiology杂志的韩国注册研究共纳入了韩国7家中心的196081例患者,分析了不同碘对比剂的超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7种碘对比剂超敏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73%,其中碘普罗胺仅为0.37%,说明碘普罗胺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研究还发现,既往使用其他碘对比剂出现过敏的患者,换用碘普罗胺后再过敏的几率也很低,这对于确保临床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基于碘普罗胺丰富的临床研究数据,简•恩德里卡特(Jan Endrikat)等于2020年在《影像学研究》(Investigative Rad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来自全球共13万余例患者的汇总分析数据。结果显示,碘普罗胺的超敏反应罕见,且99%以上均为轻度,重度超敏反应极为罕见,这一大样本的分析结果使临床医生和患者都更为“放心”。




低游离碘水平
降低甲状腺疾病患者潜在风险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在《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中指出:“甲状腺功能亢逬尚未治愈为使用碘对比剂的禁忌证。”前述的韩国大样本多中心注册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碘对比剂相关超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状腺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碘对比剂中游离碘暴露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会增加,而碘普罗胺在对比剂溶液中的游离碘水平最低,可较大限度降低甲状腺疾病患者暴露于高浓度游离碘的潜在风险。这对于我国高达2亿多的庞大甲状腺疾病患者群体,以及尚未确诊和知晓的部分甲状腺功能不全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全程规范“面面俱到”
精准诊断保驾护航


碘对比剂的规范化应用重在建立和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SOP)。《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中也清晰地指出,碘对比剂安全应用的SOP应贯穿检查的前、中、后期全程,在使用前不仅需要优选碘对比剂、完善碘过敏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还需要核验和储存对比剂,充分考虑选择留置针和水化等事项,做好急救器材和药品配备。其中,指南提出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如有重复检测的必要性,建议2次使用碘对比剂的间隔时间至少在14天以上。碘对比剂肾毒性包括化学毒性(由离子性、含碘物质等所致)、渗透毒性和黏滞度相关毒性,经肾动脉和腹主动脉注射对比剂,损伤肾脏的可能性更大。


在检查过程中,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检查完成后,患者需要留观半小时,并密切关注是否有急性不良反应发生,做到早识别、早处理。尤其是对于合并有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的特殊人群,使用碘对比剂前更应仔细做好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急救预案。


精准治疗的基础在于精准诊断。碘对比剂对增强CT扫描中血管和病灶血液供应状态的显示,以及对血管造影中大血管形态和微血管状态的显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助力影像学精准诊断的发展。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碘对比剂临床使用率还很低,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师规范、高效、安全地应用好碘对比剂这一有力工具,是精准医学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需求。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