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脊髓圆锥以下动静脉瘘的术中直接静脉穿刺栓塞治疗: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表期刊:J Neurointerv Surg[Q1,7.1]
通讯作者:郭秀海教授
第一作者:刘墨麒
主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AVS-BC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其诊断和治疗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仅通过介入或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实现解剖治愈往往很困难,对于有栓塞史、介入路径有限或伴有脊柱手术史或发育不良的病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此研究根据宣武医院神经外科AVS-BC病例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总结,旨在提高对于 AVS-BC的理解和促进诊断准确性,并提出在复合手术下,经引流静脉穿刺逆行栓塞技术可安全且有效地实现AVS-BC的解剖学治愈。
该研究前瞻性纳入2016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宣武医院经造影明确诊断为圆锥及以下的硬膜、硬膜内或椎旁动静脉瘘共计42名患者。其中35名男性,占83.3%,平均年龄(57.38±10.79)岁。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下肢无力和括约肌障碍,术前平均mALS(步态-二便)评分为(7.17±2.61)分,术前平均mDS(疼痛-麻木)评分为3.88±1.76分。有28名患者(66.7%)接受了IVPE治疗。平均临床随访时间为(41.30±21.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学治愈,无永久性神经并发症,亦无复发病例,其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干预后,mAL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26)。
这项研究总结了AVS-BC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了对各种 AVS-BC 类型的鉴别能力,并指出此疾病与脊髓发育障碍密切相关,可合并脊髓栓系(71.4%)、脂肪瘤(31.0%)、骶管囊肿(9.5%)、脊柱裂(9.5%)和脊膜膨出(4.8%)。
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中遇到以下情况时,IVPE具有一定优越性:1.经动脉途径目标血管迂曲,难以超选至瘘口近端;2.既往曾行腰椎手术,再次开刀困难;3.既往多次经动脉栓塞仍复发;4. 避免了低位切口,降低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IVPE作为一种创新的复合手术技术,区别于单纯手术治疗和传统介入栓塞治疗,相比传统栓塞更容易达到解剖治愈,并有效减少复发;特别是当患者合并脊髓栓系、脂肪瘤等脊髓发育异常相关病变时,IVPE技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