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氯吡格雷 vs 替格瑞洛,临床用药如何选?|附合理用药指南pdf下载

2021-03-04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原创

文末可下载《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原文


众所周知,血管就像水管一样,只有在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各方面的所需,如果血管塞了,就像水管堵了,生活就“崩塌了”!今天我们来聊聊两个“通水管”的药物。  



微信图片_20210304101239.jpg
微信图片_20210304101257.jpg

图片来源:“逸仙药学V”微信公众号


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为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微信图片_20210304104108.jpg

图片来源:“逸仙药学V”微信公众号


两者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预防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等患者发生血栓形成事件。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微信截图_20210304140922.png
图片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微信公众号



抗血小板作用


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强,研究显示替格瑞洛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而在卒中方面无差异。


PLATO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治疗12个月,在不增加主要出血的情况下,氯吡格雷进一步显著降低ACS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风险达16%,同时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达21%。研究显示,对于STEMI溶栓后转运PCI患者,PCI术前使用替格瑞洛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


基于替格瑞洛治疗ACS患者带来的获益,国内外的相关指南均推荐,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在ESC的多部权威指南(2015年ESC NSTE-ACS指南、2017年STEMI 指南、2017年DAPT指南)中更是指出,只有在不能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中才能使用氯吡格雷。


但在我国,目前我国STEMI及NSTEMI指南对于替格瑞洛的使用均为ⅠB类推荐,仍需结合临床实际、我国国情、个体差异而实施具体抗栓策略。


换药建议


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间的转换策略推荐见下图(基于2017年ESC DAPT指 南 )。


急性期.png

▲急性期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间的转换流程


2.png

▲慢性期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间的转换流程



出血风险


长期应用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略高于氯吡格雷,但短期使用两者的出血发生率相似。


TREAT研究入选3799例患者(中国入选1249例),一级终点结果显示在药物溶栓的STEMI患者中,30天内替格瑞洛大出血发生风险非劣于氯吡格雷


基于东亚人群的KAMIR-NIH的研究显示,替格瑞洛在≥75 患者中的TIMI大出血风险明显高于氯吡格雷。


因此,共识建议对于年龄≥75岁的ACS患者,建议在阿司匹林基础上选择氯吡格雷作为首选的P2Y12抑制剂。用法75 mg,每日1次,如此次发病前未用此药,建议负荷量300 mg。建议DAPT疗程为12个月,可根据患者缺血与出血风险适当延长或缩短。



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


合并CKD的ACS患者因肾功能不全,可能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异常的凝血级联反应,同时具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倾向。


建  议


1. 对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患者, 应首选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 


2. 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30 ml/min<eGFR<90 ml/min)患者,推荐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 (负荷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d)或阿司匹林 (100 mg/d)+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mg,维持剂 量90 mg、 2次/d)。 


3.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如需联用ARB治疗, DAPT首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


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使用替格瑞洛可使痛风风险增加。痛风是替格瑞洛治疗时易见的不良反应,这可能与替格瑞洛的活性代谢产物影响尿酸的代谢有关。


建  议


1. 痛风急性发作时,首选氯吡格雷75~150 mg/d,病情稳定后尽早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6~12个月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d长期维持。 

2. 支架后服用DAPT过程中发生痛风,应权衡缺血和痛风危害,可考虑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DAPT基础上合用抗痛风药物。
 
3.ACS合并痛风治疗,应考虑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mg/d)可轻度升高血尿酸,一旦证实阿司匹林增加了痛风风险, 立即停用阿司匹林或换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


本文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转载需授权


点击下载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