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血管疾病患者确诊甲流,治疗关键词是这2个字!【共识梳理】

2025-01-1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我国每年10月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一直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何时应该启动抗病毒治疗,能用什么药物?


小循整理了部分指南和专家共识中的关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流感诊疗和预防的推荐意见,详见下文。


除高血压外,均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1.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 肥胖者【体质指数(BMI)大于30 kg/m2

5.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是: 立即!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推荐,发病48 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 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不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

为减少并发症和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建议对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不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

① 因流感需要住院的患者,不论住院前的发病时间长短(中等证据,强推荐);

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就诊患者不论就诊前发病时间长短(中等证据,强推荐);

③ 门急诊就诊、病情严重的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长短(中等证据,强推荐);

④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中等证据,强推荐)


👉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疑似或确诊流感的患者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不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




各类抗病毒药物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可分为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血细胞凝聚素(HA)抑制剂、M2离子通道阻滞剂等。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RNA聚合抑制剂临床应用策略与方案总结如下表。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预防流感?



疫苗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流感预防措施,可降低感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近期,由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心力衰竭中心专家组制定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专家意见》正式发布在《中华内科杂志》。文中指出,接种流感疫苗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保护作用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明。




流感与心肌梗死

专家建议:

(1)建议有条件时,病情稳定的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前接种流感疫苗。

(2)建议所有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每年到社区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与心力衰竭

专家建议:

(1)建议有条件时,病情稳定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前在医院接种流感疫苗。

(2)建议所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每年到社区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与缺血性卒中

专家建议

(1)建议有条件时,病情稳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前在医院接种流感疫苗。

(2)建议所有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每年到社区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与心房颤动

专家建议:

建议所有的心房颤动患者及高危人群每年到社区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

抗病毒药物不可代替流感疫苗接种,不应用于常规预防或广泛使用于暴露前的预防,但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暴露前预防

① 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且未接种流感疫苗(有疫苗禁忌证/疫苗无法获取/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其所在社区出现流感暴发时,建议进行暴露前预防用药


② 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若符合疫苗接种适应证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暴露前用药至疫苗接种后2周(中等证据,强推荐)。




暴露后预防

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且未能接种流感疫苗(有疫苗禁忌证/疫苗无法获取/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若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且在48 h内,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具备接种流感疫苗条件的个人,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用药持续至接种疫苗后2周(中等证据,强推荐)。


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人群,在接种流感疫苗2周内,如果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密切接触48 h内,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用药持续至最后1次密切接触后1周(中等证据,强推荐)。


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人群,在该流感季已接种流感疫苗且超过2周,若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应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决定是否暴露后预防用药。其间观察流感相关症状,如果出现相关症状,立即按照流感进行用药治疗(中等证据,强推荐)。


👉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流感季需要在及时进行暴露前后的预防用药。





参考资料:

  1.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2.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3.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

  4. 《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专家意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