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新型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属于酵母菌属家族,是一种具有高致病性的深部真菌。根据荚膜多糖成分及生化反应的差异,可分为新型变种、格特变种、格鲁比变种。它们主要生活在土壤和鸟粪中,在正常人体的体表、口腔、粪便中也能够分离到此菌。
图1 沙氏琼脂培养的菌体
对人类而言,它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大多数情况下,是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此菌经过呼吸道、破损皮肤,或者肠道进入人体。全身播散入血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真菌性脑炎、脑膜炎、脑肉芽肿等疾病。在血清或者脑脊液标本检查中,可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在形态学检查中,新型隐球菌于沙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生成酵母型菌落,呈较大球形,直径约5~20μm。起初呈白色,1周后转为棕黄、湿润、黏稠样。由于该菌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难以发现,常用墨汁染色作为确诊实验,在墨汁作为背景的显微镜检下,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着真菌细胞,真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丝。生化反应该菌脲酶试验阳性,能够同化蔗糖、葡萄糖,但不发酵糖和醇。
在治疗上,隐球菌属对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敏感,通常推荐联合使用。
图2 墨汁染色的菌体
作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婕、张鹏
本文转发自血流感染细菌监测BRICS
往期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