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为什么同样是喹诺酮,但对铜绿的作用却不同?

2021-02-2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其广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体表、肠道中,抵力较其他革兰阴性菌强,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是临床最常见的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致病菌之一。


近年来,PA在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PA的分离率排名第二,在65岁以上的患者群体中排名第一。相比之下,PA导致的社获得性肺炎(CAP)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预后较差,一项研究显示,由PA引起的CAP患者总病死率高达61.1%目前临床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对于 PA 的敏感率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10219142553.png


对于分离菌为非多重耐药(MDR)-PA 的较轻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指南建议可以采用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单药治疗,在β-内酰胺类过敏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时可采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莫西沙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那么他们的抗PA作用是否相同呢?


结构小改动,作用大不同


喹诺酮类药物通过与细菌的DNA解旋和拓扑异构酶 Ⅳ 结合,干扰细菌细胞的DNA复制而呈现杀菌作用。一般而言,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首要靶位是DNA解旋酶。虽然抗菌机制基本相同,但化学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抗菌特性的不同。


基本的氟喹诺酮分子结构

微信图片_20210219142718.jpg


环丙沙星

在氟喹诺酮分子的基础上,在C7位添加了哌,改善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同时也在N1位引入了环丙基,增加了药物的效力。环丙基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活性

左氧氟沙星

C7位改为4-甲基哌嗪,相较环丙沙星未取代的哌嗪环,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更高的活性,并且被认为可增强对细菌细胞的渗透性。同时C8位的烷基化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也能够增加亲脂性来改善组织渗透并延长半衰期

莫西沙星

C7位上加入的二氮杂环,使莫西沙星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亲脂性增强,半衰期>10小时。但随着C7位基团的长度增加,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也随之降低。C8位改为甲氧基,提供了对厌氧菌的良好活性


一项使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进行体外抗PA的实验数据显示,三者的MIC50分别为 0.19 mg/L、0.75 mg/L、1.5 mg/L,提示莫西沙星与其余两者的抗菌活性存在明显差距。


大量研究表明,PA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基因突变:是编码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的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基因突变,特别是QRDR基因突变,导致酶结构改变,使药物不能与酶-DNA复合物稳定结合

2

主动外排泵系统:外排泵系统调节基因的变异而导致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

3

低渗透性作用:包括外膜渗透性减低及生物膜的作用


在上述的实验中,几乎所有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PA菌株也对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但存在对莫西沙星耐药的PA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由此可推断,虽然三者的耐药机制基本相同,但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活性上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耐药的发生


PK/PD 有特色,临床选择差异化


临床上将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称为「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在呼吸系统中拥有相比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更高的浓度。一项实验表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肺组织中的浓度远高于环丙沙星

微信图片_20210219142721.png


另一项实验显示

虽然环丙沙星对PA的体外活性比左氧氟沙星高4倍,但在等效剂量的血清浓度-时间曲线(AUC)下,左氧氟沙星的最大响应为85.4%,环丙沙星为 81.5%,两者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相同的活性。2017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中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PA的敏感度分别是79.8%和77.6%


然而环丙沙星的半衰期只有 4h,在采用 0.4g q8h 静脉滴注的方案时,与左氧氟沙星 0.5g qd 静脉滴注的方案比较,无论是稳态 Cmax(4.1 mg/L vs 6.4 mg/L)还是 AUC0-24(32.9 mg/h/L vs 54.6 mg/h/L)都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左氧氟沙星方案的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好。


总而言之,尽管同属喹诺酮,但由于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感染部位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细菌学特性等各方面原因,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合理选择。


本文首发于抗感染之港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