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7年,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拜万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两项适应证。2018年3月18日,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宣布瑞戈非尼的肝癌适应证在华上市,这是继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晚期肝癌系统治疗药物——索拉非尼(多吉美®)之后,拜耳在肝癌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中国肝癌治疗进入全程管理新时代的里程碑事件。
瑞戈非尼上市一年,共惠及2018位中国患者,上市第一年,超过55%的患者持续治疗超过2个月,25%的患者持续治疗超过4个月,部分患者持续治疗将近一年。挥戈展疾,瑞戈非尼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生存希望,为他们暗淡的生命注入一线生机。
2018年8月4日,在“绿动中国-新瑞医保论坛山东肿瘤峰会”上,数十位我国肝癌、结直肠癌领域胃肠间质瘤知名专家,齐聚济南,围绕瑞戈非尼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安全性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家们一致认为瑞戈非尼的上市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尊严。同时,瑞戈非尼在山东成功进入医保,无疑也将惠及更多晚期结直肠癌、肝癌、GIST患者。
大会伊始,首先由大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李杰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吴力群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潍博教授、济南军区总医院王宝成教授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唐军教授上台致辞。
李杰 教授
吴力群教授
王潍博教授
王宝成教授
唐军教授
谈医保:医保政策与执行
主持:王宝成教授
医保讨论环节:山东省肿瘤医院吕传爱教授、济南市中心医院华永新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毕若孟教授、济南军区总医院王宝成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孝勇教授
谈临床:上半场——引领晚期肠癌治疗新变革
主持:山东省肿瘤医院牛作兴教授、青岛市中心医院集团副院长马学真教授
引领创新——中国结直肠癌(CRC)治疗新策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秀问教授
中国CRC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一,且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多种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显著延长患者生命,靶向治疗尤其是多靶点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青睐,但一二线治疗失败后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中国第一个大型三线靶向治疗mCRC的研究,CONCUR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更长(P=0.00016),且既往未接受过靶向治疗的患者获益更大,中位OS达9.7个月。CORRECT研究显示, 无论KRAS是野生型还是突变型, 瑞戈非尼治疗均有OS获益。研究表明,瑞戈非尼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可耐受。瑞戈非尼是创新作用机制的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各作用通道抑制能力较强,更充分阻断VEGF-VEGFR轴、阻断VEGF替代通路并作用于RAS下游通路。同时,瑞戈非尼全球12项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瑞戈非尼组合并中位PFS达3.34个月,中位OS为7.27个月。
REVERCE研究挑战靶向治疗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R-C组[(先用瑞戈非尼,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后换用西妥昔单抗(+ 伊立替康)],C-R组用药顺序相反。结果显示,R-C组OS较长, 所有亚组基本一致, 包括全部RAS/BRAF野生型患者;而西妥昔单抗治疗后突变率显著增加;两组的安全性和QOL相当,且无意料之外不良事件(AE)发生。基于此,2017年卫计委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国内外指南一致明确推荐瑞戈非尼为CRC标准三线治疗方案。
对话CRC——肿瘤科视角
讨论嘉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黎莉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孔莉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彩霞教授、济南军区总医院毕经旺教授
开拓思路——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新理念
山东省立医院 刘洪俊教授
刘洪俊教授作为GIST领域的专家,与与会者分享了我国晚期GIST的治疗新理念。流行病学数据显示,GIST发病率与其他肿瘤相比虽然不高,但是新诊断GIST患者中,超过半数在诊断时已为晚期或发生转移。研究表明,两种生长因子受体(KIT和PDGFR )的遗传缺陷导致了GIST的形成、增殖和存活。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伊马替尼可以作为GIST的一线治疗药物,但随着GIST治疗,肿瘤往往会对伊马替尼出现耐药。
瑞戈非尼用于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失败的GIST患者有显著临床获益。GRID研究显示:①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显著改善PFS 4.8个月 VS 0.9个月(HR= 0.27,P <0.0001);②瑞戈非尼安全性与既往临床研究结果一致,且耐受性良好,大部分AE发生在治疗初期。此外,不同基因型患者均可从瑞戈非尼治疗中显示获益,尤其在KIT17、PDGFR18外显子突变GSIT的患者中,瑞戈非尼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因此,瑞戈非尼获得国内外GIST治疗指南的一致推荐。
对话GIST——多学科视角
讨论嘉宾:山东省肿瘤医院李长征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郭洪亮教授
谈临床:下半场——开创肝癌全程管理新时代
主持:山东省肿瘤医院石学涛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子祥教授
新十年,肝癌全程治疗新突破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副院长 周俭教授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肝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欧洲和北美洲,且中国肝癌的5年治愈率低, 生存率远低于西方。随着我国肝癌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需不断突破。10年前 索拉非尼开启了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被国内外九大指南一致推荐为肝癌一线靶向治疗金标准。但过去的10年,索拉非尼进展后一直无标准二线治疗,其他靶向药物二线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
瑞戈非尼-四通道作用机制,对肝癌主要激酶抑制力更强,增强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抗肿瘤转移作用。RESORCE研究首次确立了肝癌二线靶向治疗标准,瑞戈非尼二线治疗的OS达10.6个月,并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4%。因此,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瑞戈非尼为二线标准治疗。
RESORCE探索性分析研究证实,索拉非尼-瑞戈非尼(N-S)序贯mOS为26个月,且分析表明,瑞戈非尼生存获益与既往索拉非尼剂量无关。此外,基于RESORCE研究分析,肝功能为Child-Pugh A 和体力状态ECOG 0 或1的两类人群为瑞戈非尼治疗的优选人群。由此可见,瑞戈非尼的出现使得肝癌全程管理模式得以建立,一线索拉菲尼+二线瑞戈非尼治疗给患者带来达26个月的总生存,优化患者生存获益。
对话肝癌-肝胆外科视角
讨论嘉宾: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袁庆忠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秦成坤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杨凤辉教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田虎教授
新实践——瑞戈非尼临床用药管理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盛立军教授
RESORCE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来自北美和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等21个国家、152个研究中心的573名HCC患者,是首个成功的肝癌二线治疗研究。根据RESORCE研究的中国人群亚组分析,结合瑞戈非尼治疗mCRC的相关研究,所有等级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有如下特点:①中国人群与全球人群常见的不良反应基本相同,其中手足皮肤反应最为多发,发生率略高于全球人群(68% vs 52%);②中国人群血液学检验的意义较大,可着重监测血清胆红素、ALT、AST、血清白蛋白、血常规检测等,对常见不良反应具有指导意义;③中国人群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腹泻、高血压和疲乏等。瑞戈非尼常见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不良反应常发生在治疗早期,无累积毒性。
对于手足皮肤反应,应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进行预防和管理,包括剂量调整。同时,对手足皮肤反应出现时间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出现手足皮肤反应,可能与较好的OS相关。瑞戈非尼组在第1个周期出现手足皮肤反应与在第1个周期未出现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 13.2个月和8.5个月,HR 0.66;瑞戈非尼组中出现手足皮肤反应与未出现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4.1个月和6.6个月,HR 0.52。瑞戈非尼治疗可导致血压升高,且多在治疗早期发生,需加强监测。腹泻是瑞戈非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发生腹泻,应根据腹泻程度不同,给予相应管理策略。对于瑞戈非尼常见不良反应,我们应按照告知-指导-预防-监测的原则,在治疗后8周内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对话肝癌-二线治疗探讨
讨论嘉宾:山东省肿瘤医院张述教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孙亚红教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孙玉萍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张安忠教授
大会总结
最后,山东省立医院张春清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石学涛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宋金龙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会议,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在此次会议上分享了有关山东省的医保政策、医院在执行医保政策过程中的管理经验,以及肝癌、结直肠癌领域最新的治疗理念。相信未来随着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必将为我国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