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临床案例:抗ITPR1抗体相关的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2021-09-02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其他神经疾病非原创

近年来,抗浦肯野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谱又有了新的发展,一系列针对细胞内抗原的抗体被发现,包括蛋白激酶Cγ(PKCγ),碳酸酐酶相关蛋白(CARP Ⅷ),Ca/Rho GTP酶激活蛋白26(ARHGAP26),肌醇1,4,5-三磷酸受体1(ITPR1)和HOMER3。抗ITPR1抗体属于这一组新报道的抗小脑自身抗体,但是对于与这些抗体相关的确切的临床表型以及其与肿瘤的潜在关联尚知之甚少。


我们报道一位年轻女性,为BRCA1基因有害胚系突变携带者,其在28岁时出现抗ITPR1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但没有发现伴随的恶性肿瘤,11年后患者被诊断为乳腺癌,并在肿瘤上检测到了ITPR1的表达。


图片


病例报道

31岁马提尼克岛(拉丁美洲)女性,轻微进行性共济失调3年。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小脑综合征,表现为中等程度的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度构音障碍。此外,患者体型肥胖,有高血压病。无大量饮酒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但其母亲那边有乳腺癌家族史。头颅MRI提示脑桥小脑萎缩伴十字面包征,无其他幕上或幕下异常(图1,A-B)。肌电图未发现周围神经病证据。脑脊液细胞,糖和蛋白水平均正常,无寡克隆带。


进一步检查排除潜在的感染和代谢性病因。间接免疫组化发现血清(滴度1/32000)和脑脊液(滴度1/1000)中高滴度抗浦肯野细胞自身抗体。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自身抗体检测阴性。全面搜寻肿瘤,包括18FDG-PET检查,骨髓穿刺活检,皮肤和妇科检查等并未找到恶性肿瘤。患者接受6轮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1g/d,连续3天),随后10次血浆置换,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后定期通过全身18FDG-PET行常规肿瘤筛查。


接下来的2年,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逐渐恶化,无法独立行走。复查脑脊液和神经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给予3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 g/kg),但收效甚微。此后,患者虽然症状基本稳定,但仍然有严重残疾。血清抗浦肯野细胞自身抗体持续阳性,之后进一步证实为抗ITPR1抗体。


在家族遗传咨询后,患者检测发现BRCA1基因(首先在家族受累的乳腺癌中发现)有害胚系突变阳性(图2),随后其被纳入一个专门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筛查计划中。


再6年后,钼钯检查发现一处可疑淋巴结。患者行右侧乳房根治切除术,病理提示为导管癌(Ⅰ级,雌激素受体+100%,孕激素受体+90%,Her2/neu-),伴2处乳房内和1处腋下淋巴结转移。免疫病理学提示乳腺肿瘤和转移性淋巴结中大量ITPR1表达(图1,C-F)。因其他共病,局部放疗被认为难以施行,于是给予辅助性三苯氧胺治疗。随访6月,患者肿瘤较前缓解,但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变化。


微信图片_20210810154111.jpg


图1 A:T1WI;B:T2WI;2007年的头颅MRI可见已经比较严重的桥脑小脑萎缩;T2WI可见十字面包征,明显的小脑沟,四脑室和基底池的扩大;C-D:分别为患者乳腺癌和转移性淋巴结切片;E-F:对照兔血清;可见ITPR1表达;放大×200


微信图片_20210810154114.png


图2 患者乳腺癌家系图。患者的母亲和两个阿姨均在50-60岁时确诊为乳腺癌


讨论

我们报道一例年轻女性,表现为抗ITPR1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发病11年后才确诊乳腺癌。乳腺肿瘤和转移淋巴结均表达ITPR1,提示长期存在的小脑症状其实位副肿瘤综合征。

到目前为止,仅有4例抗ITPR1抗体相关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而仅本例合并肿瘤。因此,尚不能得出关于抗ITPR1抗体与肿瘤相关性的结论。尽管如此,已发现ITPR1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如乳腺癌,肝癌,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等,因此推测抗ITPR1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这些肿瘤可能存在潜在关联。


本例患者在小脑综合征发病11年后确诊为乳腺癌,比既往报道的时间都要长得多。对于伴抗细胞内抗原抗体阳性的患者,神经科医生需仔细评估个体肿瘤风险。


来源:神经病学俱乐部(zyx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