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A & TISC 2025 | 关注青年卒中,关注偏头痛

2025-07-11作者:壹生君资讯
原创




“中国卒中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5(CSA & TISC 2025)”上,一场主题为“关注青年卒中 关注偏头痛”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发布会旨在引起社会对青年卒中问题的重视,同时为青年卒中防控工作指明新的方向。


发布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主持,介绍与会嘉宾: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王拥军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头痛科王永刚教授。


图片2.png


王拥军教授指出,卒中发病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青年卒中在我国卒中患者中占比已超10%,且仍在逐步增加。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旦发生卒中,无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劳动力损失与经济负担。青年卒中的病因与老年卒中显著不同,主要为血管畸形、外伤、结构性心脏病、偏头痛、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其中,偏头痛患者数量众多,且显著增加卒中风险;但在临床中,不少患者并未充分意识到其危害,这无疑给青年卒中的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


最后,王拥军教授呼吁,各方应协同合作,重视青年卒中防治工作,加强对偏头痛等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与有效管理,从而推动我国卒中全面防控体系的完善



图片3.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永刚教授进一步介绍,偏头痛是全球致残率第三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亚洲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中仅次于卒中。我国偏头痛患者数量已将近2亿,是15-49岁女性致残的首要原因、男性致残的第二大原因,且其高发年龄与青年卒中高度重合,是青年卒中最重要的非传统危险因素,且风险可长期持续。在此背景下,重视偏头痛的规范诊疗迫在眉睫。


王永刚教授提出偏头痛管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临床运用快筛工具,如ID Migraine或偏头痛筛查问卷进行筛查,进而实现准确诊断;第二步,识别有卒中风险的偏头痛患者,如女性、先兆、使用避孕药、吸烟等危险因素者,同时重视传统危险因素的识别;第三步,尽早规范治疗,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王永刚教授最后强调,每一次偏头痛发作,都是对脑血管的一次损伤,需要在快速持久缓解疼痛及相关症状的同时,控制与管理头痛的发作频率。当前,偏头痛诊疗已进入特异性CGRP类药物治疗时代,以吉泮类药物为代表的创新型靶向治疗方案,将为患者提供较传统方案更优的治疗结果。未来,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的各位头痛领域的专家也将携手持续深耕,推动头痛诊疗学科迈向新高度。



图片4.png





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对偏头痛等危险因素的管理,将实现卒中防控关口前移,降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