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院内卒中占所有卒中的4%~17%,因其他疾病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及院内卒中发生率不低,多有多种病因、侵入性操作和总体状况较差的基础疾病,导致院内卒中的识别和治疗不及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学者发表研究称,与社区发病卒中相比,院内卒中患者的紧急治疗不足,预后较差。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至2022年1月的1162例卒中患者,其中193例(16.6%)发生院内卒中患者,969例(83.4%)为社区发病的卒中患者。
与社区发病的卒中患者相比,院内卒中患者起病时神经受损严重。
与社区发病的卒中患者相比,院内卒中患者心脏栓塞(18% vs.8%)和其他确定病因(38% vs.13%)的比例更高。从首次入院到卒中发作的中位时间为5天。
此外,院内卒中患者偏头痛病史、癌症以及长期口避孕药更多见。而且,院内卒中患者的炎症和凝血指标异常更常见,包括ESR、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
此外,院内卒中患者有较高的血栓发生率,抗磷脂抗体阳性率较低。
在治疗方面,院内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使用率较高,但r-tPA治疗使用率较低。
抗凝治疗更常用于院内卒中患者,而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类药物(50%对82%)更常用于社区发病的卒中患者。
院内卒中患者不用r-tPA溶栓治疗是有禁忌证(51.6%),其他原因包括超过时间窗(34.2%)、患者或亲属拒绝静脉溶栓(6.3%)和无指征(5.6%)。
与社区发病的卒中患者相比,院内卒中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能够自理发生率较低,住院死亡率较高(6.2% vs. 1.7%),出院时神经受损无差异。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程忻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指南解读: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2021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