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小小益生菌,大大的作用

2021-03-21作者:壹声资讯
消化非原创

作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 胡娟


近几年肠道微生态科学研究大爆发,益生菌也被大众所熟知,成为健康领域的明星。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大约1013~1014个,大部分定居在结肠内,它们构成庞大的微生态系统,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药用益生菌制品较多,口服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制剂,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等。


目前研究认为抑郁、焦虑、自闭症、精神分裂、帕金森、阿尔斯海默症、糖尿病、关节炎等等均与肠道菌群相关。作为生活在肠道的主要居民,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蠕动、促进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抵御病原体、完善宿主免疫系统等等。益生菌虽是健康领域的大咖,但也不是万能药,不能被随意蹭热度,以下疾病使用益生菌证据较充足,被广大学者认可。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有研究表明某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可以减轻或消除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导致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相关腹泻),提高根除率。可能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提供新的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长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等有助于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患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酶水平,且肝脏酶量的改善独立于体质指数和内脏脂肪含量。


肝硬化


肝脏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细菌异位的现象,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导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出现。含肠道中原本存在的益生菌的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可促使肠道内乳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定植,减少细菌移位及内毒素的生成。并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改善肝性脑病。


肝衰竭肝移植


肝衰竭患者常有食欲缺乏、腹胀、腹泻、内毒素血症等,病死率高达70%以上。研究发现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酵母菌等有害菌显著增长,且有益菌数量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给予益生菌,干预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有望在肝衰竭的疾病进程中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抗生素相关腹泻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导致的腹泻也日益受到重视,其发病率为5%~39%,严重的伪膜性结肠炎病死率高达15%~24%。使用益生菌能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病率。当然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也是重要手段。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病患人群庞大,疾病易反复且持久,发病机制复杂。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缓解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中微生物种类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双歧三联活菌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克罗恩病则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共代谢途径,影响宿主的代谢表型,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益生菌对结直肠癌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益生菌调节剂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制剂在各类疾病中的主要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不能取代一线治疗药物,使用时须遵从医嘱用药,选择益生菌的种类、治疗时机、剂量、剂型、疗程均须严格遵照医嘱,正确规范有理有据的使用,不可盲目夸大。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无须大量补充益生菌,保持健康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才是关键。


来源:上海药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