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策略的进展及专家建议|指南共识

2022-07-0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1. 对于一般群体的加强免疫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1)完成正常免疫接种程序后超过6个月的人群,尽快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2)在考虑疫苗成本和可及性的情况下,基于目前国内可以获取使用的疫苗,优先使用不同于灭活疫苗的重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可采用"1针蛋白亚单位+1针雾化疫苗"的序贯策略进行加强。

(3)对于目前处在研发阶段但尚未上市的疫苗,建议以临床研究的方式进行,逐渐推广。

  • 已接种腺病毒载体5型疫苗者,可采用"1针雾化疫苗"的方式进行加强;

  • 未接种疫苗者可采用"2针蛋白亚单位疫苗+1针雾化疫苗"的序贯策略进行;

  • 最理想的加强免疫:"1针肌注mRNA疫苗+1针鼻喷腺病毒载体68型疫苗"的序贯策略。

(4)已有数据表明,利用原始株开发的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的保护不如基于变异株研发的疫苗。故应优先考虑利用变异株免疫原开发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尤其是基于德尔塔(Delta)或Omicron毒株开发的疫苗。由于灭活疫苗的弱免疫原性的内在特性,灭活的Omicron疫苗作为加强针依然不是优先选项。


2.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疫苗序贯接种策略建议:

(1)"肌注蛋白亚单位疫苗+鼻喷腺病毒载体68型疫苗"的序贯策略。考虑到蛋白亚单位疫苗与鼻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一些,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主要采用这两种疫苗序贯的接种方式:第一二针采用智飞的蛋白亚单位疫苗,第三针可以采用沃森的腺病毒载体68型开发的鼻喷疫苗。这一组合优势是:安全性高,并能有效建立黏膜保护、同时激活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考虑到沃森鼻喷疫苗尚未上市,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临床研究的方式进行,逐渐推广。

(2)"肌注mRNA疫苗+鼻喷腺病毒载体68型疫苗"的序贯策略。与上一策略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一策略的有效性最高,同时在呼吸道黏膜和全身建立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适合没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接种。第一二针采用丽凡达的mRNA疫苗,第三针可以采用沃森的腺病毒载体68型鼻喷疫苗。考虑两个疫苗均尚未上市,这一方案的实施同样可以临床研究的方式进行,逐渐推广。

(3)"肌注蛋白亚单位疫苗+雾化腺病毒载体5型疫苗"的序贯策略。这一策略的最大优点是疫苗的可及性高,在国内均有上市。第一二针可采用智飞的蛋白亚单位疫苗进行肌注,第三针采用康希诺的雾化疫苗接种。这一方式中,肌注的蛋白亚单位疫苗所激活的免疫应答可降低腺病毒5型雾化疫苗在肺内的持续时间,从而降低不良反应。


3. 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疫苗序贯接种建议

3~11岁儿童尚未接种疫苗的,建议开展"1针肌注mRNA疫苗+1针鼻喷腺病毒载体68型疫苗"的序贯策略的临床研究。这一方案可有效活化抗COVID-19的中和抗体和T细胞应答,并同时激活对腺病毒载体本身的T细胞应答,因而,这一方案对预防腺病毒引起的儿童肝炎、肠炎等均有保护价值。且由于腺病毒载体68型为非复制型,故安全性可靠;已经接种了灭活疫苗的3~11岁儿童,应尽快完成2针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加强接种。


4. 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疫苗接种策略建议:

(1)免疫缺陷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弱,肌肉接种的方式活化免疫应答弱,应尝试利用加强黏膜免疫(可利用黏膜部位抗原递呈细胞)来提升免疫应答;同时,应考虑免疫原性更强的疫苗进行接种。故建议采用老年人群的第1和第2种方案。由于腺病毒载体68型为非复制型腺病毒,其安全性与蛋白亚单位相似,而且具有高免疫原性以及能够利用黏膜免疫递呈细胞的特点,建议可积极推进相关的临床研究。

(2)HIV患者适当增加接种次数。

(3)等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免疫状态,应在器官移植之前,提前接种新冠疫苗。如已经进行了器官移植,应在移植6个月后再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4)对于肿瘤患者,应视肿瘤病种、治疗阶段和方案以及身体状况而定。处于早期或者治疗后康复期的患者可以按照老年人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方案选用安全性高的疫苗进行接种;治疗期患者不建议接种;晚期患者应遵循主治医生建议决定是否接种。具体可以参见最近发表的专家意见。

(5)有过敏史人群原则上应谨慎接种,但如果对相关疫苗无既往过敏史,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考虑接种同类型疫苗。

(6)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无论是疾病控制较好的阶段还是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建议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


5. 妊娠期女性疫苗接种策略建议:

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按常规疫苗接种方案进行;怀孕不满3个月的孕妇,建议选择安全性较高的疫苗接种。                                                                                                                        

6. 既往2019-nCoV感染者疫苗接种策略建议:

现阶段加强免疫方案可以采用1针的蛋白亚单位疫苗或雾化腺病毒载体5型疫苗;在未来基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变异株的疫苗上市后,使用和感染病毒不相同的变异株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会获得更广谱的免疫保护。                       


本文来源:《新型冠状病毒加强免疫策略的进展及专家建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