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皮皮虾厉害了!可以指导肿瘤医生“看清”癌细胞

2021-05-12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虾蛄,长着一对像螳螂臂一般威风的前足,又名“螳螂虾”(mantis shrimp),大家更熟悉的俗名还有皮皮虾、濑尿虾。有些低调的虾蛄登上了人们的餐桌,有些高调的虾蛄则登上了专业学术期刊的封面!

微信图片_20210511104329.jpg

▲经常登上餐桌的一种虾蛄(图片来源:123RF)


在《科学》旗下侧重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子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最新一期,一只色彩华丽的雀尾螳螂虾(Odontodactylus scyllarus)荣登封面。它凭借的不是颜值,而是超强的视觉。受螳螂虾的启发,科学家开发了一款特殊的摄像头,可以“指导”肿瘤医生在做手术时看清患者的癌细胞。


微信图片_20210511104332.jpg

螳螂虾登上了《科学转化医学》最新一期的封面(图片来源:Science官网,Credit:Georgette Douwma/MINDEN)


螳螂虾的双眼十分特别,放大看可以看到每个眼睛分三个区域:外围区域、带状区和腹区,其中带状区由几排特化的小眼构成。


除了特殊的结构外,更令人惊叹的是,螳螂虾的眼睛拥有多达16种光感受器,可以感知到12种以上的颜色,还能察觉特殊波长的偏振光——和人类做个对比的话,我们的眼睛里只有区区4种光感受器,感知红、绿、蓝三种颜色。


微信图片_20210511104336.jpg

雀尾螳螂虾的眼睛特写(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 S. Blair et al.)


螳螂虾可以用很小的眼睛看到人类无法想象的东西。”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学习电子与计算工程的研究生Steven Blair说。


受此启发, Steven Blair与导师和同事们设计了一套成像系统,模仿螳螂虾的视觉系统,将垂直堆叠的光电探测器和专用的滤光片阵列集成在单个成像设备中。


微信图片_20210511104340.jpg

▲模拟螳螂虾复眼(左)的仿生成像系统(右)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 S. Blair et al.)


研究人员将这套成像系统应用于切除肿瘤的外科手术,用其中的三个彩色通道直接观察手术过程,同时用三个近红外通道对发射近红外光的光学探针进行成像。由于这些光学探针专门靶向肿瘤组织,因此医生可以准确看到患者体内的肿瘤位置。


微信图片_20210511104343.jpg

合作开发仿生成像系统的研究团队(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摄影:L. Brian Stauffer)


研究人员首先在长有肿瘤的小鼠中进行了检测,用两种荧光探针靶向肿瘤,这套成像系统可以在大约92%的病例中将疾病组织与健康组织区分开来


在实际的手术应用中,这种仿生摄像头也已经初显身手。在对1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期间,外科医生借助这套系统准确地找出了靠近肿瘤的淋巴结,显示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微信图片_20210511104346.jpg

在给患者实施乳腺癌肿瘤切除手术时,研究人员测试了这套成像系统(图中红色虚线框)(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S. Blair et al.)


参与手术演示的外科医生Goran Kondov教授评论说:“将这种仿生摄像头与新兴的肿瘤靶向药物相结合,未来可以让医生确保将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清除干净。这双额外的眼睛将有助于防止癌症复发,让患者更快康复。”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他们还计划把仿生摄像头与内窥镜系统相结合,让微创手术装上螳螂虾的眼睛,更好地满足手术的需求。


来源:学术经纬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