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稳定性冠心病(SCAD)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此类疾病的药物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心绞痛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
稳定性冠心病治疗药物分为两类:①缓解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②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
缓解症状与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文末可拓展阅读:稳定性冠心病治疗——改善预后的药物
缓解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目前缓解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3类:硝酸酯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CCB)。
1、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药,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舌下含服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也可在运动前数分钟预防使用。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用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能增加运动耐量。但不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而适用于慢性心绞痛长期治疗。每天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8~10h),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常用硝酸酯类药物
2、β 受体阻滞剂
只要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初始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还可通过延长舒张期以增加缺血心肌灌注,因而可减少心绞痛发作和提高运动耐量。
目前更倾向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应用时应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根据监测情况及时滴定剂量,心率目标为清醒静息时心率不低于50次/min。
常用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CCB通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发挥缓解心绞痛的作用。CCB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其中二氢吡啶类药物对血管的选择性更佳(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非二氢吡啶类CCB可降低心率,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
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以及短效二氢吡啶类 CCB,因其可使心功能恶化,增加死亡风险。当心力衰竭患者伴有严重心绞痛,其他药物不能控制而需应用CCB时,可选择安全性较好的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若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不能耐受时,可选CCB类药物中的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或非洛地平,无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者必要时可选用地尔硫䓬,或选择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若β受体阻滞剂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效果仍不理想时,可选用CCB类药物与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联合使用。
常用钙通道阻滞剂
4、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
曲美他嗪:曲美他嗪通过调节心肌能源底物,抑制脂肪酸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可与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肌缺血药物联用。常用剂量为20mg/次,每日3次。
伊伐布雷定:能抑制心脏去极化期If钾离子通道,显著延长心脏动作电位的时间间隔,降低窦房结的节律性,降低静息心率和运动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肌收缩力和血压无影响。
推荐用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仍>60 次/分的患者。常用剂量为5mg/次,每日2次,3~4周后改为7.5mg/次,每日2次。
尼可地尔:尼可地尔是一种钾通道开放剂。长期使用尼可地尔可稳定冠状动脉斑块,可用于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
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可使用尼可地尔缓解症状。常用剂量为5mg/次,每日3次。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