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化疗,即化学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的细胞毒性来攻击和消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些药物可以渗透到全身,对局部肿瘤和已经转移的肿瘤都有效。
几乎所有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可能会接受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替吉奥、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伊立替康和表柔比星等。
化疗通常指的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辅助化疗是化疗的一种类型,它又可以细分为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
辅助化疗适用于那些肿瘤手术后复发或转移风险较高的患者。临床普遍认为,这些患者应该接受辅助化疗。
新辅助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在手术前进行化疗、激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全身性药物治疗。
新辅助化疗,也称为诱导化疗或手术前全身化疗,是指在手术或手术结合局部放疗之前,先进行全身化疗,以减少肿瘤的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疗方式。
新辅助化疗(NACT)最早由Frei提出,主要用于头颈部癌、骨肿瘤、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它是在恶性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之前进行的全身性化疗,也称为起始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相对。
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或消灭看不见的转移癌细胞,改善手术前的患者状态,并为后续的手术或放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新辅助化疗适用于那些肿瘤已经扩散到一定程度,但又未达到晚期,即处于早期和晚期之间的局部晚期癌症患者。对于早期肿瘤患者,通常不需要新辅助化疗,因为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而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治愈的可能性较低,新辅助化疗的益处有限。
在乳腺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使用较为普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指南对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有所不同,但国际上普遍认为,所有需要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都可以考虑接受新辅助化疗。这包括肿瘤较大、分期较晚,手术切除难度大的患者;有保乳愿望但肿瘤较大难以实现的患者;以及部分三阴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对新辅助化疗(NAC)后肿瘤的病理学评估,可以确定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效果,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这种评估被称为TRG(肿瘤反应分级),最早用于食管癌的放化疗效果评估,后来也被用于直肠癌的治疗评估。
目前,评估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反应的标准主要包括NCCN、AJCC、Becker、Mandard、Dowrak/Rödel、MSKCC以及直肠癌消退分级(RCRG)等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辅助的判读技术开始应用于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疗效的评估。这种技术因其稳定性和高准确率而受到青睐,预计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术后辅助化疗是帮助高危肿瘤患者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的常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需要辅助化疗的患者会在手术后的30至40天内开始接受化疗。
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辅助化疗的决定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分期、病理报告、免疫和基因检测结果来评估复发风险,同时还会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例如,对于10年内复发风险超过10%的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全身性的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辅助化疗。而对于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会根据其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其中低危组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辅助化疗,而中危和高危组的患者则需要。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辅助化疗,通常推荐使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双药方案。相关指南建议,患者在术后体能恢复到基本正常后就可以开始辅助化疗,通常在术后4至6周开始,最晚不超过术后3个月。此外,术后辅助化疗通常推荐进行4个周期,更多周期的化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获益,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癌症治疗的晚期阶段,肿瘤患者的病情恶化,癌细胞广泛扩散,此时被称为临终状态。姑息化疗的目的是在维持患者生命的同时,尽可能地稳定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减少肿瘤病灶的大小。
在现代医学治疗中,姑息化疗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治疗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最终的治疗目标并非完全消灭癌细胞,而是通过控制癌细胞的稳定发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延长生命。
来源:梅斯肿瘤新前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