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刘亚欧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包括脑静脉血栓和静脉窦血栓两种类型。脑静脉包括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分为大脑上、中、下静脉,深部静脉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和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静脉窦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和岩下窦。
整个静脉系统都可以出现血栓,怎样通过影像来诊断呢?在CT上,脑静脉血栓有一些直接和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在CT平扫上有2个,一是束带征,是皮层静脉新鲜血栓自发的束带状高密度显影征象,提示皮层浅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罕见;第二个是高密度三角征,在血栓形成后1~2周内出现,提示上矢状窦后部有新鲜血栓形成。此外,还有一个Delta征,即空三角征,是指上矢状窦后部血栓在CT增强扫描后,窦壁因充血而强化呈高密度,而腔内血栓为低密度,类似希腊字母的δ。
间接征象包括:(1)脑室变小,由脑水肿压迫所致;(2)脑白质低密度,提示脑白质内脑水肿,可表现为双侧弥漫性或局灶性,其发生部位取决于血栓阻塞的部位,特点是与脑动脉的供血区不吻合,低密度区边界不清,而占位征象常较明显;(3)大脑镰和小脑幕异常强化,由静脉淤滞或硬膜充血所致,多提示直窦血栓或累及上矢状窦后部的血栓,出现率约为20%。
静脉血栓在磁共振成像(MRI)上有一个信号演变的过程。在超早期(<3天)就会出现流空效应消失。其在T1和T2上的信号是不同的,这与脑内血肿的信号演变相似,典型的是亚急性期(1周~4周)可以出现T1和T2双高信号。在慢性期可能会出现血流再通,流空效应会重新出现。
静脉性梗死与动脉性梗死不同,前者不太容易出现DWI高信号,而易出现出血等改变,且其分布区域与动脉完全不同。动脉的供血区如大的中动脉、前动脉等都有相对固定区域,而静脉主要与引流相关。
脑静脉血栓在MRV上的直接征象为发育正常的脑静脉(窦)血流高信号缺失,或表现为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较低的血流信号。前者提示血栓填满整个窦腔,血流完全梗阻;后者说明尚有血流通过。脑静脉血栓在MRV上的间接征象为梗阻处静脉侧支形成和其他途径引流静脉异常扩张。
目前,脑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以做其他影像学检查,如SWI可以清晰地看到皮层静脉血栓以及出血情况;还可以通过3D-VISTA观察静脉管壁的情况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