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他们把一生都毫无保留奉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

2022-07-26作者:医事法学法律
非原创 李秉权胡素秋伉俪情深大爱永恒

【儒亮时评】热爱医学,敬畏生命;以身相许,大爱永恒!有省医学会领导在看后,由衷表示到:“感动,感动!一对大爱无私的医学专家。敬仰,敬仰!”。


来源:今日头条    时间:2022-07-24


这是一张十分特殊的夫妻合影,二人去世后,没有长眠于地下,反而是以骨骼标本的形式又并肩站到了一起,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这对医学伉俪生前都曾是云南著名的医学教授,丈夫名叫李秉权、妻子名叫胡素秋。
 
1993年,作为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和创始人的李秉权已71岁,为医学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他早已退休,但他始终没有放下这份事业,反而除了参加会诊、看专家门诊外,还常常埋头翻译医学著述、辛苦做研究。
 
他也经常和同为医生的儿子念叨,医学院太缺人体标本了,很多年前,他们都是去乱坟岗找尸体回来研究。如今,这样的情况还未缓解。
 
本来医学院学生学习解剖,最少也得2-3人用一具遗体,可是由于遗体不够,医学院只好是几十人共用一具,还多次反复利用,甚至教师做研究也十分缺遗体标本,这让李秉权十分忧虑。
 
2000年时,由于年事已高,各种身体疾病也随之而来,李秉权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
 
一天,他叫来自己的妻子和3个子女,郑重地说道:我一辈子搞医学,治病救人,死了也让这具臭皮囊发挥余热吧。
 
原来,他早就下定决心,要在去世之后将遗体捐赠给昆明医学院,供医学院的学生学习使用。
 
他说:让学生们先在我身体上练习,他们练得熟练了,再给病人做的时候,病人的痛苦就能少一些。
 
还叮嘱子女,一定要先将他解剖了,自己患有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这些都可以做病理解剖,做完这些还可以做个骨架标本,供医学教学研究。
 
子女们听后都难以接受,俗话说入土为安,又怎么能让自己的父亲死后被如此对待,更何况,不入土,后世如何去祭拜?
 
可是看到父亲执意要做的样子,子女们也不忍心阻拦,谁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在捐献遗体的同意书上默默地签上了字。
 
唯有老伴胡素秋当时不但不反对,还非常支持他的做法,并告诉子女,自己死后也要捐献遗体。
 
2005年3月29日,李秉权领取了遗体捐赠“荣誉证书”。21天后匆匆离世,之后儿子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替他完成了遗愿,骨架被放到了昆明大学生命科学馆。
 
同时领到遗体捐赠“荣誉证书”的还有他的老伴儿,云南妇产科名医胡素秋。
 
和李秉权一样,胡素秋一辈子奉献都给了医学,虽然她是云南大将胡瑛的掌上明珠,但其从未依傍过父亲的权势,年少时,努力考上了云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凭借一腔救病治人的热情,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工作,还编写中国第一部《妇女更年期卫生》,培养了很多妇产科专家。
 
85岁高龄时,胡素秋还依然在门诊坚持为患者看病,直到丈夫李秉权去世10年后,她也离开了人世。
 
去世之前,她也不顾家人阻拦,写下了和丈夫一样的遗愿,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了医学院,供学生和老师教研使用。
 
2019年,两具遗骸终于在云南生命科学院门口重逢,这一对医学伉俪,生前为中国医学事业奋斗一生,如今离去却又并肩以另外一种特殊方式报效祖国。
 
医者仁心,他们把一生都毫无保留奉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这样的医学伉俪对彼此情深义重,于国家充满家国大义,永远值得后世铭记!
 
作者:维珊
编辑:剩草

#人物##社会#


image.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