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程歆琦、张时民
常用的血脂检测项目及意义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他血脂项目多属于研究项目,一般不在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之列。了解血脂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对于临床医生也非常重要哦!今天我们将介绍四种临床常用血脂检测项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某些临床意义。
抽血化验血脂前,病人需要做什么准备?
抽血前2周应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禁食高脂肪食物。
抽血前24小时不饮酒,避免做剧烈运动。
除降脂药物治疗监测外,抽血前应停用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
应空腹12小时(可正常饮水)后取静脉血。
单独查总胆固醇水平时,可用非空腹标本。
由于甘油三酯个体波动非常大,最好监测2~3次(间隔1周)取平均水平。
抽血姿势、血样保存有什么讲究?
因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分布而影响血脂水平,建议取坐位采血。
可用血清或血浆样本,但使用血浆样本时,可使用肝素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抗凝剂,不可用柠檬酸、草酸或氟化物。血清测定结果大约比血浆高3%。
检测胆固醇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在4℃可保存5~7天,-20℃可长期保存。
检测甘油三酯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在4℃可保存5~7天,-20℃可稳定3个月。
检测HDL-C的血液样本在采集后24小时内应完成检测,否则应在-70℃保存。
检测LDL-C的血清或血浆样本在4℃可保存7天,-70℃可稳定30天。
血脂异常还和哪些因素相关?
1
胆固醇(TC)
年龄、性别
血清TC水平通常随年龄上升而升高,但到70岁以后则有所下降。同样生活条件下中青年男性的TC水平高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TC水平会明显升高,往往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
生活方式
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和高热量饮食也可导致TC水平的升高。缺少运动、精神紧张等也可能使TC 水平升高。
疾病状态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慢性肾炎肾病期、肾病综合征等患者的TC水平会增高。
2
甘油三酯(TG)
生活方式
高脂肪饮食后TG水平会升高,一般餐后2~4小时达到高峰,8小时后则基本恢复到空腹时的水平;缺乏运动、肥胖也可使TG升高。大量饮酒后可使TG水平出现假性增高。
年龄、性别
成年后随年龄增长,TG水平逐渐升高;
中青年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而50岁后女性TG 水平则高于男性。
疾病状态
T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TG可导致血液凝固增强,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因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TG水平增高还可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多有遗传因素)、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高脂饮食等情况下。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年龄、性别
儿童时期男性和女性的HDL-C水平相同;青春期时,男性的HDL-C 水平开始下降,至18~19岁达到最低点,以后男性低于女性;直到女性绝经期后,其HDL-C 水平则与男性接近。
生活方式
高糖及素食膳食时HDL-C水平会降低;高饱和脂肪膳食通常不影响HDL-C 水平(但会导致TC及LDL-C水平升高);蛋白质的质与量对HDL-C水平似乎没有显著影响。
肥胖者常表现为TG 水平升高,同时伴有HDL-C水平降低。
饮酒会导致HDL-C水平升高,而吸烟则会导致HDL-C水平降低。
长期足够量的运动会使HDL-C水平升高。
药物
睾丸酮等雄激素、普罗布考等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的使用会导致HDL-C水平降低;雌激素类药物、烟酸和苯氧乙酸类降脂药等的使用则会导致HDL-C 水平升高。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年龄、性别
LDL-C 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青年与中年男性LDL-C水平高于女性,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女性的LDL-C 水平高于男性。
生活方式
高脂、高热量饮食、运动少和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导致LDL-C 水平升高。
疾病状态
LDL-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最常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同时,LDL-C水平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目标,通常和HDL-C水平相结合,用于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的个体。
LDL-C 水平升高还可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ApoB缺陷症、混合性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梗阻性黄疸、慢性肾衰竭、妊娠、多发性肌瘤、某些药物的使用等。在LDL亚组中,B型LDL(即小而密LD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尚无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
血脂常用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1
胆固醇(TC)
测定方法分为化学法和酶法两大类。
化学法
主要包括抽提、皂化、洋地黄皂苷沉淀纯化和显色比色4个阶段。
酶法测定
胆固醇在胆固醇酯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游离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催化下,被氧化为△4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通过定量氧的消耗或过氧化氢的生成量,作为游离胆固醇的定量依据。其中,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过氧化物和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形成红色的醌亚胺,而显色强度直接和胆固醇浓度成比例,是目前检测胆固醇最常用的方法。
2
甘油三酯(TG)
决定性方法为核素稀释-质谱法,参考方法为二氯甲烷抽提、变色酸显色法,常规方法为酶法(GPO-PAP)。
用脂蛋白脂肪酶使血清中TG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生成的甘油在甘油激酶和三磷酸腺苷作用下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3-磷酸甘油,再以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与4-氯酚(三者合称PAP)反应显色,测定生成的H2O2。目前国内外多数TG商品试剂根据上述原理测定。但该方法测定的TG结果中包含了血清中游离甘油,为去除游离甘油的影响,已开发出两步法检测试剂,即在无脂蛋白脂肪酶存在时,游离甘油在甘油激酶和GPO作用下生成H2O2,生成的H2O2在过氧化酶作用下被消耗。其余反应同一步法,实际测定的是TG水解生成的甘油。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脂蛋白是一种既有蛋白质又有胆固醇和磷脂的复合体,磷脂测定较麻烦,尚无理想的定量脂蛋白的方法。不同脂蛋白分子中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故以测定脂蛋白中胆固醇总量的方法作为脂蛋白定量依据,即测定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HDL-C)。HDL-C 测定无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是用超速离心方法除去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用肝素-Mn2+沉淀低密度脂蛋白(LDL),最后用化学法或酶法测定上清液中HDL-C含量。但这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烦琐。目前多用大分子多阴离子化合物及两价阳离子沉淀血清中VLDL和LDL,再用化学法或酶法测定上清液中HDL-C。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测定没有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为超速离心结合沉淀法。具体方法是用超速离心除去VLDL和乳糜微粒(CM),再用肝素-Mn2+沉淀法分离,同时测定除去VLDL和CM的组分,即含HDL、LDL、IDL和脂蛋白(a)[Lp(a)]沉淀后的上清液(HDL)中胆固醇含量,二者之差即LDL-C含量[包括LDL、IDL和Lp(a)的胆固醇含量]。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推荐匀相法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LDL-C常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大批量标本测定。此外,也可以根据胆固醇、TG和HDL-C的浓度通过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的浓度(仅用于不含CM和TG浓度低于400 mg/dl的空腹血清)。
各种方法测定的LDL-C 均包括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和Lp(a)中的胆固醇,各种关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其LDL-C均包含中间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和Lp(a)胆固醇。通常情况下,血清IDL-C很少,但是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可增加;Lp(a)胆固醇为0.08~0.10 mmol/L,若测出值高,则应校正LDL-C:校正值=LDL-C测定值-0.3×Lp(a),以mg/dl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