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岁末之际,寒意袭人,此刻大家可还记得今年9月万山红遍之时,国内血液肿瘤领域的大事记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血液科专业学术层面,全国各地血液科领域的学者们齐聚杭州参加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同时共襄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成立40周年这又一盛事,对中国血液肿瘤诊疗风雨40年的传承与革新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讨。近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素君教授接受了媒体采访,对中国血液肿瘤领域,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数十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进行了分享和展望。
高素君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血液学教研室主任
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长春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主任委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现状:化疗仍是基石,复发仍是难点
三十余年来,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秉承“继承、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奋力开拓,推动急性白血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前进,成绩斐然。高教授表示,新药物和新临床技术的应用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一些传统技术和药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化疗仍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基石,复发仍是急性白血病需要攻克的难点。
高素君教授:白血病为常见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以急性白血病为主,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研究不断深入,部分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尤其表现在儿童患者,标准诱导治疗方案已使ALL患儿的完全缓解率达到95%,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到80%以上。欣慰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到,总体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是明显差于儿童的,虽然通过多药联合化疗,可使90%以上的成人AL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能够实现长期生存的患者仍不及40%。在20岁以上成人ALL患者中40%-50%成人ALL患者会在确诊1年内复发,复发后中位生存期仅为4-8个月,这种治疗效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及分子遗传学的差异。复发难治是AL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早期复发或原发耐药,没有新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是很差的。我们需要更多创新药物出现,并且优化药物组合,用药方法,相信在未来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得到更大力度的提升。
高素君教授:化疗可谓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基石,成人ALL与儿童ALL的治疗药物选择大致相同,采用多药化疗,例如地塞米松、长春新碱、左旋天冬酰胺酶、柔红霉素的这种组合,但儿童方案的药物组成和剂量与成人不同。经过将近40多年的发展,传统的化疗方案不断改善,衍生出了根据预后和危险因素调整的化疗方案的策略。其治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青壮年成人采用儿童样的化疗方案;二、精准的危险度分层及MRD指导下的个体化化疗,尽早鉴别出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有条件尽快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高危患者移植后的干预治疗,降低复发等;三、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进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熟使人人都有供者的时代到来了,另外在降低非复发死亡、降低复发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展:创新变革,ADC药物助力“精准治疗”
随后,高教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医疗界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认知的发展和小分子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手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精准诊疗”的概念应运而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望开启精准治疗新时代。
高素君教授:近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创新药物治疗进展集中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带来了更多治疗机遇。首先Ph阳性B-ALL应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明显改善其预后,已成为标准一线治疗;而BiTE(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联合TKI一线治疗Ph阳性B-ALL也首战告捷,2019ASH大会报道的小样本研究提示该联合方案可使80%的初治患者达到或维持CMR,实现12个月OS和DFS分别为94.2%和87.8%。另外针对复发难治性ALL治疗领域,BiTE、CD22抗体偶联药物(奥英妥珠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均在我们中心开展了临床研究,临床耐受性好,其中BiTE单药治疗组后续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2年DFS约为60%,2年OS约为80%,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偶联细胞毒药物卡奇霉素、靶向CD22的单克隆抗体的ADC药物表现也令人惊喜,其创新作用机制通过抗体靶向识别肿瘤部位,偶联化学小分子药物精准杀伤肿瘤细胞。
相关临床研究也证实,ADC类药物在复发/难治的ALL人群中展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018年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开展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表明,ADC药物奥加伊妥珠单抗联合低强度化疗对于老年初治Ph- B-ALL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3年OS率达到54%。此外,III期临床研究INO-VATE 1022数据也佐证了奥加伊妥珠单抗在帮助复发难治性ALL患者显著提高缓解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的贡献:与标准化疗相比,奥加伊妥珠单抗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ALL患者的缓解率(80.7% vs 29.4%),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5.0个月 vs 1.8个月)。奥加伊妥珠单抗治疗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MRD阴性率(78.4% vs 28.1%)以及较长的缓解持续时间(4.6个月 vs 3.1个月),更振奋人心的是接受治疗后成功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比例接近化疗的4倍(41% vs 11%)。目前该类疗法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定义为突破性疗法。ADC药物奥加伊妥珠单抗在今年3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将加速其在国内的上市,成为国内ALL领域首款ADC药物。它的引入将为复发难治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架起通向移植的桥梁,使治愈更为可期。期待ADC药物能够尽快进入国内,成为血液科医生治疗复发难治性成人ALL的利器。
转自医脉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