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的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
常用的COPD治疗药物主要有支气管扩张药、激素、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如果存在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和咳脓性痰,或需要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或无法进食可考虑静脉给予抗菌药物,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静脉给予激素改善肺功能和氧合,降低早期病情反复和治疗失败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COPD静脉药物治疗监护要点如下。
治疗开始前的用药评估
1.有上述静脉药物过敏史,过敏者禁用。
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持续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循环状况。
2.肝肾功能评估
肝、肾功能轻度异常或严重异常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方案应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动物研究表明,妊娠期间使用大剂量的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然而,孕妇使用皮质激素似乎并不会引起胎儿先天异常,因为人类研究并不能排除危害的可能性,所以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谨慎用药。
抗菌药选择也应权衡利弊。
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用药时应暂停哺乳。
治疗过程监护
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否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争议。
治疗AECOPD时,最初在致病菌未知的情况下,抗感染治疗都是经验性治疗,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2.关注相关药物使用情况
包括药物的选择及联合使用、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方法(溶媒选择、体积、用药先后顺序、给药速度等)、给药疗程,关注抗菌药的药效学、药动学、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
3.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改变
观察患者体温、症状改变、临床状态、肺功能参数、血氧或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关键指标,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及进程。
4.监护其他重要器官功能
AECOPD可引起或伴有肾、消化道、肝、内分泌、血液等多器官或系统功能受损,应密切监测机体各器官功能状况。
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
1.有药物过敏者禁用,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
2.加强个体化用药指导。
抗菌药物使用中有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不全需调整剂量,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如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肾毒性抗菌药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
3.加强用药监测
激素类药物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AECOPD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除抗感染对因治疗外,还包括并发症和并发症的用药。这就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引起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出现毒性反应,例如使用祛痰药如溴己新、氨溴索可增加抗菌药物在肺组织内的分布浓度。因此有必要加强用药管理,及时评估,避免发展成严重不良反应而造成严重后果。
4.注意疗效评价
应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可以反映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变、症状改善;C反应蛋白升高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下降等。明显改善且临床稳定,能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换口服药物序贯治疗,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全面的药学监护。
5.注意用药安全性监测
重点关注使用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或可能影响治疗持续的反应,应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时调整用药,积极对症处理。
6.用药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认真宣讲药品说明书,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药物的作用,了解相关副作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建议出院后避免吸入烟雾或者在有环境污染时外出,并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进行戒烟教育,戒烟对COPD的自然病程影响巨大。另外告知AECOPD住院治疗患者出院后4~6周需进行复诊。
药学监护表
以上内容节选自《静脉药物临床应用药学监护》
主编:张 健
来源:人卫药学
END
COPD静脉药物治疗监护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