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8DDW快讯|我国胰腺炎最新研究摘登

2018-06-03作者:happyGI资讯
胰腺炎 2018DDW

酒精性和特发性慢性胰腺炎的不同之处:对2037例患者进行的长期研究

中国上海市长海医院胃肠病科的一项研究显示,酒精性慢性胰腺炎和特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有许多共同特点,但长期情况在某些重要方面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疼痛发作、结构和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在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应该重视这些差异,改变生活方式,如戒酒,可能会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有益。

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慢性胰腺炎症性疾病。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CP)多为患者滥用酒精引起,而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患者无公认的慢性胰腺炎病因。为了评估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CP)和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患者自然病程的差异,中国上海市长海医院胃肠病学针对2037例胰腺炎患者进行了长期研究。

研究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了沟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后2年内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其他的慢性胰腺炎病因(如胰管异常解剖位,遗传性慢性胰腺炎,创伤后慢性胰腺炎,高脂慢性胰腺炎)也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患者按酒精摄入量分为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CP)组和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特点。分别计算慢性胰腺炎诊断后糖尿病、脂肪泻、胰腺结石、胰腺假性囊肿、胆管狭窄、胰腺癌的累积发病率。比较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CP)组和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组患者在诊断为胰腺结石后的糖尿病及脂肪泻情况。

结果显示,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慢性胰腺炎患者2287例。根据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37例患者。其中19.8%(404/ 2037)为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CP), 80.2%(1,633/2,037)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患者。在两组患者中性别、慢性胰腺炎发病年龄、慢性胰腺炎诊断年龄、吸烟史、胰腺结石、糖尿病、脂肪泻、胰腺假性囊肿、主胰管形态、疼痛类型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1、2、3度患者亲属的初始表现、整体治疗和糖尿病也不同(p<0.05)。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CP)组在诊断慢性胰腺炎后5年和10年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0.6%和26.7%,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组为9.4%和12.7%。并计算了慢性胰腺炎诊断后的脂肪泻、胰腺结石、胰腺假性囊肿、胆道狭窄、胰腺癌的累积发生率。在胰腺结石确诊前,ACP组和ICP组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分别为18.3%和12.7%。在确诊胰腺结石后5年和10年,糖尿病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ACP组:35.1%和37.2%,ICP组23.0%、25.5%。(Presentation Number: 1065)

根治性前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对胰腺体腺癌的改良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腺中心

Kocher延长手法是在第16淋巴结(LNs)间隙进行的。切除肠系膜(SMV)上的大网膜和隧道。随后,将淋巴结8/12a站动员,伴常见肝动脉骨化,再用吻合器将胰腺颈部切开。CHA和CA被划分为第7淋巴结(LNs)。因此,将脾静脉切开,再用5/0缝线连续缝合。将左肾上腺后的左肾上腺皮质与左侧肾上腺后沿左肾静脉向肾门左侧延伸的胰腺软组织切除。(Presentation Number: 488)

改良根治性前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方法学及初步结果

中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腺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改良后的根治性前级模块化胰脾切开术(RAMPS)可以安全地应用于我们的队列中,而在胰腺体尾腺癌根治性切除中应强调延长淋巴结清扫。

根治性前级模块化胰脾切开术(RAMPS)已被报道可增加R0切除的机会以及延长生存期。然而,在文献中对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以及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的清除的定义并不明确。中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腺中心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AMPS操作,以达到更好的肿瘤学结果。

具体方法是针对以下关键点对RAMPS术进行修改:1、扩大淋巴结切除术范围,包括第7(近端)、8、9、10、11、12a/p、14(左端)、16a1/a2/b1淋巴结;2、肝动脉(CHA)、左胃动脉(LGA)起点、腹腔干(CT)左侧和上肠系膜动脉(SMA)左侧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的彻底清除,尤指CT、SMA和主动脉之间的“三角区”。

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中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腺中心共行改良斜坡治疗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中位年龄61(59.5,69.5)岁。所有手术都是开放式手术。我们的队列中有3例前入路,8例后入路。

结果显示,结合改良Appleby的方法对3例患者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245分钟(237分钟,295分钟),4例(36.4%)患者输血,中间值为2.5U红细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例(72.7%),其中6例(54.5%)为B级胰瘘,发生率最高,2例(18.2%)为胃排空延迟。出血和死亡率为零。术后住院时间为11天(11,18天)。所有病例均为T4肿瘤,中位直径为4(3.25,4.5)cm,用第8 AJCC TNM分期系统分为III期。6例患者行R0切除(54.5%),后切缘R0率72.7%。N期阳性9例(81.8%),和4例第16淋巴结位,2例第8淋巴结位。(Presentation Number: Tu1387)

小儿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脂溢的危险因素

中国上海市长海医院胃肠病科的一项研究显示,脂溢对于小儿的危害性极大。年龄在慢性胰腺炎的发病年龄、糖尿病和SAP是诊断儿童慢性胰腺炎患者脂溢的危险因素。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密切跟踪。他们可能受益于充分的胰腺外分泌替代疗法。

小儿患者常患慢性胰腺炎,尤其多为脂溢患者。饮食摄入减少和吸收不良导致的营养不良,会阻碍这些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极大地扰乱患者的童年和心理健康。中国上海市长海医院胃肠病科在明确小儿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目前,目前可能尚无儿科研究来记录慢性胰腺炎中脂溢的自然史。

研究纳入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排除标准为:沟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后2年内诊断为胰腺癌的患。根据患者慢性胰腺炎开始时的年龄分为儿童(<18岁)组和成人组。两组的累计溢液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的危险因素分别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

研究结果为,整个队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7.6年。在总共2153例患者中,13.5%是儿科。在儿科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1.622和19.727。小儿组46例(46/291,15.8%),成人组447例(447/1862,24.0%)。儿科患者在诊断慢性胰腺炎后的3年、5年、10年,脂溢的累积比例分别为2.1%、4.1%和7.2%。成人患者在诊断慢性胰腺炎后的3年、5年、10年,脂溢的累积比例分别为12.8%,14.6%和18.3%。慢性胰腺炎发病时的年龄风险比(HR,1.121),糖尿病(HR,51.140),重症急性胰腺炎(SAP,HR,13.946)为儿科组脂溢的危险因素。性别(HR, 2.694),糖尿病(HR, 1.558),诊断为慢性胰腺炎的年龄 (HR, 0.966),以及最初的临床表现,是成年患者的脂溢的危险因素。(Presentation Number: Mo1239)

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的空间分布

中国上海长海医院胃肠病科、空军总医院胃肠病科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特发性慢性胰腺炎相比,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分布更均匀的胰腺结石。

胰腺结石的形成是慢性胰腺炎(CP)的表征,在慢性胰腺炎的自然过程中约占90%。中国上海长海医院胃肠病科和空军总医院胃肠病科通过研究建立了描述胰腺结石空间分布的标准。

研究纳入自200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伴有胰腺结石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排除标准为:1、以前接受过任何介入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内镜逆行胆管肌体造影和手术。2、发现了不透明或混合的结石。获得了胰腺结石三维计算机体层冠状投影的二维图像。通过结石重建和识别编程系统(图1)计算了所有结石的质心和所有代表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每一块结石的质心之间距离的几何标准差。

研究共纳入247例胰腺结石患者。平均值分别为13.6和22.5,>13.6和>22.5分别被判定为“多结石”和“不均匀结石”(图2),与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相比,特发性慢性胰腺炎更不容易发生“多结石”(OR=0.310),更容易出现“不均匀结石”(OR=3.247)。慢性胰腺炎过程中胰腺假性囊肿是“多结石”的危险因素(OR=2.211),而糖尿病1 / 2 / 3度亲属是一个保护因素(OR=0.382)。胰腺结石诊断时的年龄是“不均匀结石”的危险因素(OR=1.022)。(Presentation Number: Mo1240)

1.jpg图1通过结石重建和识别编程系统计算了所有结石的质心和所有代表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每一块结石的质心之间距离的几何标准差。

2.jpg图2 平均值分别为13.6和22.5,>13.6和>22.5分别被判定为“多结石”和“不均匀结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