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感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沙晶医生提供的优秀病例《跨过七年 岁月漫长》。
本病例患者前后七年的病史,使用硫唑嘌呤治疗,期间临床EDSS评分在减低,但反复肢体无力,影像学仍在发作。患者诊断明确,有没有更好的药物来代替硫唑嘌呤?如何从传统免疫抑制剂换用更好的药物?
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探索这例特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疗秘密~
患者女性,43岁,教师,右利手
既往史:既往子宫腺肌病,无吸烟饮酒史,无家族类似遗传病史
2014-04 外院
现病史:患者晨起后突发双下肢无力,可独立站住,需他人搀扶下才可行走,变天时较为显著,因患者当时处于妊娠状态,以为妊娠导致,未在意。分娩后患者仍有下肢无力,就诊于中医医院给予推拿、针灸等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可连续上下台阶,但仍有走路不稳,似小孩学步状。
2015-07 我院 第一次
现病史:患者梳头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可抬举,左手撑不开皮筋,左下肢无法抬起,伴有左侧肢体麻木。
查体:体温36.5 ℃,脉搏108 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检查:构音欠清,右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腱反射活跃,左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Ⅳ级,左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Ⅳ+级。左侧偏身针刺觉减退,左侧Hoffman(+),双侧Babinski(+),双侧Chaddoch(+)。
辅助检查:
➤MRI 头颅:双侧额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基底节区、侧脑室旁、胼胝体、脑干多发异常信号,部分病变DWI序列稍高;颈5、7、胸3椎体水平脊髓内可见斑片状稍长T2信号。
定位诊断:双侧额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基底节区、侧脑室旁、胼胝体、脑干
鉴别诊断:感染、代谢、免疫、肿瘤
初步诊断: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型
治疗:患者拒绝激素及DMT治疗,使用丙种球蛋白
出院情况:左上肢近端肌力V级,末端肌力IV级,左下肢肌力V级,可独立站立及行走,独立行走300米需休息。出院时EDSS评分 4.5分。
2015-11 我院 第二次
现病史:患者自觉症状时好时坏,有时疲劳后易出现四肢疲劳感,行走50米后即无法行走。
专科查体:左上肢末端肌力IV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阳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含量 110.00 ↓ g/L,平均红细胞体积 80.60 ↓ fL,平均RBC血红蛋白含量 25.30 ↓ pg,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 314.00 ↓ g/L
➤血沉:12.00 MM/H
➤MRI 头颅:1.双侧额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基底节区、侧脑室旁、胼胝体、脑干多发异常信号,部分病变DWI序列稍高,结合临床考虑多发性硬化,较2015.07.16片病变增多、增大; 2.颈5、7椎体水平脊髓内斑片状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病变可能,较2015.07.22片无明显变化。
治疗:激素治疗 1000mg iv 3d ;500mg iv 3d;250mg iv 3d;后使用硫唑嘌呤治疗
出院:左上肢V-级,可独立站立及行走,独立行走可500米。出院时EDSS评分 4.0分
2017-08至2018-08 我院
MRI 头颅:颅内多发异常信号影,结合病史,考虑多发性硬化,较2016-7-7前片脑内病灶增多,DWI可见高信号灶;左侧放射冠小斑片状信号增高影为新发。
思考:患者临床EDSS评分在减低,但影像仍在发作,怎么办?
有没有更好的药物来代替硫唑嘌呤?
诊断明确,却无药可医,何去何从?
2019-07 我院
现病史:患者前来复查,查体已完全无异常体征,EDSS评分几乎为0分。
辅助检查:
➤Ca125:304U/mL
➤MRI:患者脊髓核磁可见增强后胸髓可疑小斑片强化灶
治疗:停用硫唑嘌呤,推荐使用特立氟胺,但因经济原因无法承担。
2020-06 我院
现病史:患者出现左下肢无力,行走拖行,伴有头晕不适及双下肢麻木
查体:偏瘫步态,左侧下肢近远端肌力Ⅴ-级,闭目难立征(+),左侧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EDSS评分:6分。
MRI 头颅:双侧放射冠点状强化小灶,双侧枕角旁轻度强化灶,较2018-07-17片新发,活动期改变?双侧放射冠DWI序列高信号较前增多。
治疗:
急性期:激素冲击治疗,1000mg 5天结束后改为口服60mg泼尼松。
DMT治疗:开始口服特立氟胺,14mg/天。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该患者七年内经历了什么?
DMT治疗与传统免疫抑制剂使用现状
➤DMT(疾病修正治疗)是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的缓解期标准治疗药物,但中国的使用率仅有10%。
➤中国处于DMT无药时代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医生探索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MS的方案。
➤常用传统免疫抑制剂在MS患者中现有的证据,疗效均无大型研究验证:
➤传统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带来监控的麻烦,患者对于疾病认识不佳,自我管理差,隐患时时存在
➤传统免疫抑制剂在MS中疗效没有足够证据证实
传统免疫抑制剂于国内外均无MS适应症
传统免疫抑制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际上随着药物的增加,口服剂型的出现和一线DMT的安全性使尽早DMT更加可行
➤而在国内,直到2018年才首次上市了口服型DMT制剂
➤我国现有DMT药物的亚裔临床研究比较
那临床中,如何从传统免疫制剂,换用一线口服DMT药物特立氟胺?
➤国外有一些DMT药物之间的换药证据,但从传统免疫制剂换用DMT药物是个中国特色问题,国外缺乏证据。
➤了解患者换药前的用药情况,评估换药前的免疫状态:包括检查血细胞计数、肝功能等。如果没有免疫抑制剂证据,可以考虑直接换用特立氟胺。
➤参考药物的半衰期来确定是否需要洗脱期
小结
➤多发性硬化的诊疗现状不容乐观,疾病知晓率低,诊断时间长,大部分患者未能接受标准治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面临着无DMT现状,很多医生选择了传统免疫抑制剂来尝试患者受益
➤传统免疫抑制剂存在安全隐患,无临床适应症及无证据证实等缺点
➤DMT是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的缓解期标准治疗药物,但中国的使用率仅有10%原因在于中国DMT治疗率较低,药物选择少
➤亟需树立标准治疗观念,进一步推动标准治疗药物可及性,改善患者预后
您觉得该病例对您做好多发性硬化的诊治是否有帮助?
A.是的 很有帮助
B.一般 帮助不大
更多多发性硬化诊治经验分享,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分享~
审批码:MAT-CN-223067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