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耳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

2023-05-0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耳念珠菌常呈多重耐药,一些菌株(型)对现有的3类抗真菌药均耐药。该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或两者同时具有内源性或诱导型耐药。


往期推荐


预防和控制
  • 预防用药

推荐

耳念珠菌病发病率低,不建议预防用药。特殊情况确需预防用药,用药建议如上述治疗建议。


  • 监测

推荐

耳念珠菌可以黏附在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耳念珠菌环境筛查范围包括各类ICU、血液或实体器官移植病区、肿瘤病区、外科病区,上述病区医护人员接触的床、床垫、家具、水槽、椅子、床头柜、把手以及电话、工作台面、手推车、键盘、呼吸机面板、心电图导线、血压监测仪袖口等。

推荐

对耳念珠菌分离病区的患者,或曾经定植或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进行病原菌监测;分离阳性时要进行动态监测采集标本包括腋窝、腹股沟以及先前感染部位拭子。定期评估(每3个月1次)已知耳念珠菌定植的患者是否去定植,有助于确定感染控制措施的持续时间,评估部位至少包括腋窝、腹股沟以及先前培养阳性的部位(如尿液和痰)。患者若口服抗真菌药,应停药1周再监测,如果局部用药则至少48 h后再监测。如结果阴性则1周后复查,阳性则继续监测。

推荐

必要时,扩大病原菌监测范围至耳念珠菌定植或感染患者接触者,分离阳性时进行持续监测。

推荐

确定检出耳念珠菌时,应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 感染控制

推荐

明确耳念珠菌定植或感染时,应对患者进行标准接触隔离措施。条件具备则单间隔离,或与其他耳念珠菌患者同一房间。可以将相同多重耐药定植菌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医护人员及探视者需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进行接触隔离。患者用具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用品。

推荐

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对有耳念珠菌分离的病区,出入的医护人员、探视人员应严格遵守手部卫生规范,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再用酒精擦拭。戴上手套前和移除手套后需进行手部卫生,注意戴手套不能代替手部卫生。

推荐

减少设备共用,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设备,或在相同病例之间共用设备,或将感染患者安排在当天最后进行操作,结束时彻底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应在洗手后、进入房间或患者区域前穿戴好,离开前将个人防护用品在患者房间内脱下并丢弃,之后进行标准的手部卫生。如果存在患者血液、体液、皮肤等接触风险时,应穿隔离衣;存在溢出或泼溅风险时需佩戴护目镜和面罩。

推荐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1000 mg/L、每日3次常规环境消毒或 10000 mg/L终末消毒,或氯己定葡萄糖酸盐消毒。患者离开,应进行终末消毒。使用非接触式消毒(如紫外线)前,推荐对患者环境中的所有物品进行清洁。皮肤去定植,推荐2%氯己定;耳念珠菌感染患者接受心胸手术前的皮肤准备,推荐10%聚维酮碘。新型消毒剂SCY-078可以抑制生物膜形成。耳念珠菌可存在于患者的床、手机、摇床控制器、地板,医务人员工作区域的椅子、床单、医疗仪器,门把手、壁橱、洗手池、便盆和墩布池;医院感染暴发时还见于公用的腋温计、公用的血压袖带。耳念珠菌在潮湿和干燥的表面存活至少14 d,在金属和床单位等能够存在7 d,在污染的被褥中存活7 d,甚至可以存在数月。

推荐

对有定植或感染的患者,进行标签提示,转运时要有信息传递。患者病房门口悬挂隔离标识。对有耳念珠菌分离的患者,单间隔离的同时,尽量减少接触人员的数量。尽量减少患者转运,如须转运应将其耳念珠菌携带或感染状态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做好标准隔离措施。

推荐

正确处理与患者相关的医疗垃圾及生活废物。垃圾集中处理,避免废物污染环境。洗手池与清洗池分开。任何时候不应在洗手池中丢弃或清洗污染的物品。




本文节选自《成人耳念珠菌感染诊治防控专家共识》


推荐

2.35比1.jpg

4月11日正式更新,点击图片查看活动文章


关注话题

  • 流感分几型?

  • 如何预防并识别重症流感人群?

  • 流感发生后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