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最近发表了对全国中位数年龄23.2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是检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与美国成年人的总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长期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发现,过低的坏胆固醇水平(≤70 mg/dl)伴有总死亡率、心血管病和卒中死亡率增高,而过高的坏胆固醇水平(>190 mg/dl)也伴有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死亡率增高。
这些发现提示,过低或过高的坏胆固醇水平都预示临床预后不良。这对我们在药物干预与生活方式改变如何适度控制坏胆固醇提供了新的思考。
全面心血管健康的理想坏胆固醇水平范围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证实。
当下,我国不少的心内科介入医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后,以及大多无须支架的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过度支架后,广泛应用高成本皮下注射的PCSK9抑制剂。这些患者接受注射后,坏胆固醇水平绝大多数降到1.0 mmol/L以下。不少患者的坏胆固醇水平甚至降至0.5 mmol/L以下,这远低于70 mg/dl的水平。
患者的安全与利益至上,人民健康至上。无论是生产这些药物企业,还是临床医生,尤其做支架的医生,都应牢牢守住这条不伤害患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我国大多数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同时,使用证据最充分、集采后成本明显降低的中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加半片至1片依折麦布,均可使其坏胆固醇水平降至70~190 mg/dl的水平。
皮下注射的降胆固醇药物(PSK9抑制剂)在我国患者应用的范围应较小,仅适用于需用降胆固醇药物又不能耐受他汀和(或)依折麦布的患者,以及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少数患者,并且用药的间隔也可能长于欧美患者。
来源:胡大一大夫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4-10)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11-17)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8.29-9.4)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Top 10(9.5-9.11)
【ESC重磅】心衰研究的新华章——黄峻教授解读DELIVER研究
行动起来,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