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个
临床上的真实案例:
一名老年男性患者不幸被确诊为结肠癌,在免疫组化分析中,结果显示其肿瘤具有dMMR(错配修复缺陷,具体表现为MLH1表达缺失)的特征,并且呈现出MSI-H(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状态,这些指标引起了医生的高度警觉。鉴于病情的特殊性,医生建议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并在详细的家族病史询问中,医生得知该患者的三个妹妹分别被诊断出患有胃癌、子宫内膜癌和胆管癌。面对这样的家族癌症聚集现象,患者不禁心生疑惑:难道肿瘤会遗传吗?
答案是:会的。
这里笔者先介绍一个著名的双胞胎研究,2016年,JAMA发表了一篇由哈佛大学科学家与丹麦以及芬兰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研究。该研究纳入了大约20万名北欧双胞胎,其中包括8万多名同卵双胞胎和12万多名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即源自相同的受精卵,因而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和异卵双胞胎(即来自2个不同的受精卵),对其进行长期追踪观察。
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多数癌症类型而言,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患癌的家族风险更高,这也就意味着双胞胎中如某一人被诊断罹患癌症的话,双胞胎中的另一人的罹患癌症风险也会增加。对于异卵双胞胎在基因关系上与兄弟姐妹相似,因此在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患癌风险与之相近。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皮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以及子宫癌有显著的遗传性。
无独有偶,宋氏家族在民国时期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据报道,宋家两代人竟然有多个癌症患者!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患有胃癌,母亲倪桂珍死于癌症。子代共有6位子女,其中4位曾患有癌症,大姐宋霭龄死于癌症,二姐宋庆龄患有白血病,宋美龄先后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弟弟宋子良亦死于癌症。
这就要从它的发生机制来讲起,肿瘤的发生往往起源于促进细胞增殖信号过强,而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被阻止,从而导致细胞无限制增殖,基因是调控细胞生长凋亡的信号,本文开篇提到的案例该患者做进一步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他体内的BRAF V600E和TP53基因发生了突变。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某些基因的突变如TP53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它所编码的 p53 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一旦该基因突变后将失去监视功能而导致肿瘤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亲代会将自身携带的基因传递给子代,其中包括可能导致疾病的突变基因。
肿瘤会遗传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然而,引起肿瘤发生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因素,还有环境因素,而且单纯遗传因素只占据5%。换句话说,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情绪管理是可以逆天改命的!有研究团队构建了近20种癌症的多基因风险评分,分性别建立了可量化的整体癌症多基因风险评分方案,并进一步证明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烟酒、保持运动、健康饮食)可以降低癌症的整体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指出,癌症是可防可治的。这意味着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预防措施避免其发生,而三分之一的癌症则能通过早期发现而得到根治。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哪些人群属于肿瘤的高危范畴。当一个家庭中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或二级亲属(如祖父母、叔叔姑姑、舅舅姨妈、孙子女、侄子女)患有肿瘤时,特别是当这些亲属中至少有一名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50岁,或者家庭成员患有特定的肿瘤组合(如结肠癌与子宫内膜癌的组合),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在这里提到一种早期预防的有效手段-基因检测。与传统的在肿瘤患者中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辅助诊断不同,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而言,将筛查的触角延伸到健康的家庭成员中,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罹患肿瘤的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监测策略。这不仅有助于家庭成员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还能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而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展。此外,从经济角度来看,基因检测还能为家庭节省与疾病相关的诊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因此,虽然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我们并非无力改变。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显著降低癌症的风险;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人的风险。不要被家族病史所困扰,相反,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未来在自己的掌握中,每一个积极的改变都可能成为抗击癌症的重要力量。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未来,坚信自己有能力掌控健康,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来源:复旦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