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ASCO腹部肿瘤放疗进展第二篇丨跟着国家队学前沿进展

2024-08-07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2024年5月31日-6月4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芝加哥召开。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全面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涵盖各种肿瘤的治疗以及相关技术和基础研究等内容,为业界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肿瘤诊疗的科学和艺术:从关怀到治愈(The Art and Science of Cancer Care: From Comfort to Cure)”。


针对大会的海量学术内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团队开辟【“放”眼看前沿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24年ASCO会后会系列报道】专栏,“国家队”优选放疗相关研究,带您一起掌握放疗领域最新进展,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本篇为专栏中的第二篇,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带队领学。



本期目录


01:高危局部晚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长程放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TNTCRT):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

02:新辅助长程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一项Ⅱ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03:微卫星稳定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短程放疗联合CAPEOX和恩沃利单抗的Ⅱ期研究:PRECAM研究的最新结果

04:NRG Oncology/RTOG 0848:壶腹周围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放化疗的结果

05:吉西他滨加白蛋白紫杉醇对比S-1同步放化疗作为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随机II/Ⅲ期研究:GABARNANCE研究




01


研究标题:高危局部晚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长程放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TNTCRT):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IⅡ期研究

摘要号:LBA3511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远处转移仍是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CRT)和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长程放疗(LCRT)联合CAPOX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II/Ⅲ期直肠癌患者,至少有一个高危因素:cT4a-b(可切除)、cT3c-d伴有壁外血管侵犯、cN2、直肠系膜筋膜受累或侧方淋巴结增大。患者被随机分配到A组或B组。A组接受全程新辅助治疗(TNT):LCRT联合6周期新辅助CAPOX(1周期诱导、2周期同步和3周期巩固,继之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B组接受NCRT:LCRT同步卡培他滨,继之以TME和CAPOX辅助治疗。两组的放射治疗剂量均为50~50.4 Gy/25~28 f。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DFS)期。次要终点是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总生存(OS)期、无转移生存(MFS)期和术后30天内并发症。



研究结果

2017年6月至2024年3月,458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A组232例,B组226例)。中位随访44个月[四分位距(IQR),24~57.25],A组的3年DFS率显著高于B组[A、B组分别为77.0%和67.9%,风险比(HR):0.623,95%置信区间(CI):0.435~0.892,P=0.009]。A组的3年MFS率同样显著高于B组:83.0%对74.2%(HR:0.595,95%CI:0.392~0.903,P=0.013)。A、B组的3年OS率分别为90.3%和87.9%(HR:0.747,95%CI:0.441~1.266,P=0.276)。A组中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毒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症(10.3%)。A组中27.5%的患者达到pCR,而B组仅9.9%(OR:3.436,P=0.0001)。A组和B组中分别有13例和2例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并接受观察等待策略。两组术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LCRT联合CAPOX的TNT模式与标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相比,可显著改善具有高危因素LARC患者的DFS、MFS和pCR率,且毒副反应可接受。


一句话点评


本研究为全程新辅助放化疗在LARC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LARC患者临床上应首选全程新辅助放化疗模式。




02




研究标题:新辅助长程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一项Ⅱ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摘要号:3611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既往单臂研究结果提示:新辅助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的pCR率达23%~50%。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新辅助长程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在LAR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中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至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同步替雷利珠单抗(实验组A)、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替雷利珠单抗(实验组B)或仅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所有三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均按照计划接受根治性手术。研究主要终点是pCR率。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6例患者。实验组A和B的pCR率分别为33.9%和3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P=0.021和0.019)。在疾病进展率、3~4级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和3~4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对于中低位LARC患者,新辅助长程放化疗同步或序贯PD-1抑制剂均显著提高pCR率,且安全性良好。


一句话点评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LARC患者中提高了pCR率,但需进一步开展IⅡ期临床研究明确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尤其是可否提高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03




研究标题:微卫星稳定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短程放疗联合CAPEOX和恩沃利单抗的II期研究:PRECAM研究更新结果

摘要号:3614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传统的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的pCR率约为15%~30%。本研究旨在探索新辅助短程放疗联合CAPEOX和恩沃利单抗在微卫星稳定(MSS)的LAR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前瞻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纳入MSS的LARC患者。患者接受短程放疗(25 Gy/5 f)序贯2周期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6周期恩沃利单抗(皮下注射,150 mg,每周一次)治疗,然后行TME。主要终点是pCR率,次要终点是主要病理反应(MPR)率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2022年4月至12月共纳入34例患者,其中32例完成治疗。患者pCR率为62.5%(20/32),MPR率为75%(24/32)。此外,65.6%(21/32)患者的新辅助直肠(NAR)评分低于8分。常见的毒副反应包括里急后重(78.1%)、腹泻(62.5%)和白细胞减少(40.6%),共2例3级毒副反应。32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手术并发症轻微。在20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或死亡事件发生。



研究结论

新辅助短程放疗联合CAPEOX和恩沃利单抗在MSS的LARC中显示出较高的pCR率,且毒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可控。


一句话点评


该Ⅱ期研究在MSS的LARC患者中采用新辅助短程放疗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较高的pCR率,但有待Ⅲ期研究证实。




04


研究标题:可切除壶腹周围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放化疗的结果:NRG Oncology/RTOG 0848研究

摘要号:4005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壶腹周围胰腺癌(PA)术后、辅助化疗后行5-FU/卡培他滨联合放疗(RT)的疗效存在争议。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二阶段NCTN随机试验。第一阶段随机将患者分配至接受5周期吉西他滨±厄洛替尼治疗。第二阶段随机将患者分配至接受6周期的相同方案化疗±5-FU/卡培他滨联合放疗(50.4 Gy/28 f)(化疗+CRT)。第一阶段的纳入标准包括:R0/R1切除,M0,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CA19-9≤180。第二阶段的纳入标准:患者接受大于4周期化疗。第二阶段中,患者按淋巴结状态(阳性对阴性)、CA19-9(≤90对90~180)、手术切缘(R0对R1)和辅助化疗情况进行分层。主要终点是OS期。次要终点是DFS期和毒副反应。



研究结果

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共纳入354例患者,随机分配至化疗组(174例)或化疗+CRT组(180例)。全部患者和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年和7年。患者中位年龄63岁,83%接受R0切除,26%为淋巴结阴性。化疗组和化疗+CRT组毒副反应相当(4级:10%对11%,每组各有1例5级毒副反应)。表1中显示了OS、DFS单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MVA)中,放疗、CA19-9、手术切缘与OS或DFS无显著相关性,但淋巴结状态与OS和DFS显著相关,种族与OS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放疗和淋巴结状态与OS和DFS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淋巴结阴性患者接受化疗+CRT的疗效显著优于化疗;淋巴结阳性患者未显示出两种治疗模式之间的差异。



研究结论

壶腹周围PA术后、辅助化疗后,化疗+CRT相较于单纯化疗未改善OS,但改善了DFS。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中,化疗+CRT改善了OS和DFS。与化疗相比,化疗+CRT没有增加4级或5级毒副反应。


表1. OS、DFS单因素分析结果

一句话点评


本研究提示壶腹周围PA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患者DFS,亚组分析显示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OS和DFS。这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为壶腹周围PA术后行辅助放化疗提供了证据。




05




研究标题:吉西他滨加白蛋白紫杉醇对比S-1同步放化疗作为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随机II/III期研究:GABARNANCE研究

摘要号:LBA4014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单纯化疗和同步放化疗作为临界可切除胰腺癌(BRP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旨在确定BRPC的标准新辅助治疗方案。



研究方法

这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II/III期研究比较两种新辅助治疗方案:吉西他滨(GEM)加白蛋白紫杉醇(nab-P)(A组,GEM 1000 mg/mIV + nab-P 125 mg/mIV,第1、8、15天,共2周期)和放疗(50.4 Gy/28 f)同步S-1(80 mg/m2,放疗日)(B组)。新辅助治疗后,如果评价患者可行R0/R1切除,则行手术切除,术后接受6个月辅助S-1治疗。主要纳入标准包括:年龄20~79岁、初治、临界可切除胰腺腺/鳞癌、PS 0~1分。主要终点是OS期。



研究结果

2017年6月至2022年12月,112例患者随机分配至A、B组(各56例)。A组中位OS期为23.1个月,B组为31.5个月(HR: 0.758,95%CI:0.472~1.219,P=0.2518),在18个月后观察到Kaplan-Meier曲线出现分离,两组2年OS率的差异为14.6%(A组:48.2%,B组:62.8%),分离持续到生存曲线结束。在约12个月后,PFS曲线也出现了类似的后期分离(中位PFS期:A组,12.6个月,B组,11.1个月;HR:0.805;95%CI:0.535~1.212;P=0.2565)。两组的R0切除率没有差异(A组,60.7%;B组,57.1%),B组的病理缓解率更高(A组:14.3%;B组:30.4%)。两组患者均耐受性良好。



研究结论

S-1同步放化疗在OS和PFS上都表现出后期生存优势,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一句话点评


同步放化疗相较于单纯化疗作为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手段显示出后期的生存获益,但仍需长期数据进一步明确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领衔专家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王维虎

校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郑宣

翻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奚菲阳

通讯员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郑宣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