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浦红
患者基本情况
年龄:41岁,性别:女性,已婚; 江苏无锡人。
病史
2010-09-19:因“下腹胀二月余,加重一月”入院。
B超示:肝硬化、腹水、脾大。
CA125 :1723u/ml。
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镜:直肠息肉,腹腔占位。
CT:左侧胸腔、腹腔、盆腔大量积液,直肠占位可能,腹膜增厚,考虑肿瘤转移可能,肝右后叶囊肿。
腹腔穿刺:腹水中找到恶性细胞,腺癌。
胸腔穿刺:脱落细胞检查见腺癌细胞。
手术治疗(PDS)
2010-09-26: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量术(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脾脏切除术+盆腹腔肿瘤种植灶切除术)”。
术中见:盆腹腔充满大小不等质硬肿瘤,右卵巢肿瘤大小约3.0X3.0X5.0cm,左卵巢肿瘤大小约2.0X3.0X4.0cm,与膀胱后壁腹膜、盆腔侧腹膜、直肠前致密浸润性粘连,子宫正常大小,后壁肿瘤浸润,道氏窝肿瘤浸润封闭,双侧结肠旁沟、肠系膜脂肪组织内、肝肾隐窝、膈顶可触及大小不等质硬肿瘤,最大直径约5.0cm,肝表面光滑,横结肠及其网膜、胃网膜 、脾脏肿瘤致密融合成饼状,大小约30.0X25.0X2.5cm,腹膜后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腹水约5800ml。
术后:肉眼肿瘤残留≤2.0cm(膈顶为主,直肠前及左肾门前薄片状残留)。
病理检查及诊断
术后病理:双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II-III级,脉管内见癌栓,两侧宫旁、输卵管均见癌累及。宫颈鳞状上皮下方脉管内见大量癌栓,网膜、阑尾、脾脏、道氏窝、腹膜种植灶均见癌组织。
诊断: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乳头状腺癌IV期。
化疗过程
基因检测
2018-12.20口服“奥拉帕利 300mg bid”至今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疲劳,便秘——对症治疗后好转 ,骨髓抑制——G-CSF、TPO、EPO治疗后好转 ,Olaparib对患者的QOL无明显影响,但有助于延长TWiST和QAPFS。
分析和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