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细胞》:珍惜你的鸡皮疙瘩吧,或许它可以帮防秃!哈佛科学家发现,引起鸡皮疙瘩的细胞和神经也是激活毛囊干细胞的关键

2020-07-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科研

先说一个冷知识:在英语当中,“鸡皮疙瘩”这个词里竟然没有鸡,而是叫“鹅皮疙瘩”(Goosebumps),就好像牛肉面里不一定有牛肉一样【鹅:?打一架?


不过全世界绝大多数语言,在这个词上和中文是相通的,英语算是异类。犹太人的希伯来语里,同一个意思要用“鸭皮疙瘩”来表达,就不知道是出自何典了。


英语里为什么要“迫害”鹅,奇点糕也说不清楚,不过这世界上不清楚的事情多了去了。像科学发展都这么多年了,起鸡皮疙瘩的原因,人类之前就没搞清楚啊。


对这个问题,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给出了一个绝对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起鸡皮疙瘩,竟然是身体促进毛发生长的一种方式,因为引起鸡皮疙瘩的同一批细胞、神经和肌肉,也参与对毛囊的调控!


这项研究发现,鸡皮疙瘩只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短效应急反应。如果寒冷刺激时间延长,调控鸡皮疙瘩形成的机制就会激活毛囊干细胞,从而加速毛发生长,来帮助人体保暖[1],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细胞》上


微信图片_20200722150731.jpg

所以说……多起鸡皮疙瘩,有助于防秃头?发际线有救了

(图片来源:Pixabay)


科学家们是怎么想到这样的解释呢?这得从对起鸡皮疙瘩原因的元老级猜想说起了:在远古时代,人类体表毛发还很多的时候,起鸡皮疙瘩会使毛发竖起来,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这种反射因此被称为“竖毛反射”(piloerection)。


不过那都是几十万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估计除了少数人,谁的毛竖起来也不至于有保暖效果吧……但竖毛反射这个机制却仍然保留了下来,没有被进化淘汰,说明它应该对人体还有别的作用。


竖毛反射的本质,是因为皮肤表面被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竖毛肌,在受到刺激时收缩引发的毛囊隆起。而已经有科研证据显示,交感神经在人体的毛发生长中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2]。


微信图片_20200722150734.jpg

小小的毛囊,结构也是复杂得很

(图片来源:Development, Growth & Differentiation)


起鸡皮疙瘩的背后,会不会又是交感神经在忙碌,帮着人体多长点毛发呢?


开展本次研究的哈佛团队,首先分析了交感神经对毛囊干细胞的调控作用。实验显示,交感神经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会直接影响毛囊干细胞的活性,没有去甲肾上腺素,毛囊干细胞就更容易进入休眠状态,两眼一闭,不管生发了。


微信图片_20200722150737.jpg

而如果给小鼠多来点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就会加速生发了,这可不是斑秃……


但是在实验当中,毛囊干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调控有些太敏感了,非常低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就可以激活它们,这让研究团队提出了新的猜想——交感神经是否能直接连接毛囊干细胞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证实了这个猜想,紧紧包裹着竖毛肌的交感神经,还可以连接到毛囊干细胞,而且连接还有着许多的位点,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啊。





视频中蓝色的是毛囊,变色的则是与毛囊连接的交感神经


更进一步的观察则显示,交感神经和毛囊干细胞之间,会形成类似突触的结构,而竖毛肌则是形成这种结构所必须的基础。这三种细胞在皮肤毛囊的微观结构当中三位一体,对鸡皮疙瘩的出现缺一不可。


微信图片_20200722150744.jpg

干细胞、肌肉和神经,一个都不能少


当冷刺激到来时,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强,在引发经典的竖毛反射同时,也会分泌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激活毛囊干细胞加速生发与没有冷刺激的对照组小鼠相比,持续冷刺激组小鼠的生发速度明显变快,生发周期缩短到了2周以内


微信图片_20200722150747.jpg

这个过程中,还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这样的配角发挥作用


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恰好与人体生长发育阶段的毛囊形成是相反的:在正常发育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毛囊干细胞,然后是竖毛肌,交感神经最后才到场。竖毛肌和交感神经的结构形成,都需要毛囊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进行调控。


鸡皮疙瘩和生发有关,本次研究的结论真的是相当有意思啊。而且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还提出,脱发的一种可能机制,就包括头皮当中竖毛肌缺失,导致的交感神经调控能力下降,使毛囊干细胞进入休眠状态,不再生发


如果继续深挖这条通路,采用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方法恢复交感神经的调控,重新激活毛囊干细胞,是不是头秃就有救了?论文通讯作者Ya-Chieh Hsu教授表示,外部环境对皮肤干细胞的影响,将是她下一步继续研究的方向[3]。


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大佬赶快点”吧,就连发际线暂时无忧的奇点糕也这么想。对了,虽然冷刺激可以促进生发,但奇点糕可不建议大家为了这个把脑袋冻坏啊喂


来源:奇点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