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最近遇到一位肺结节患者,她的经历使我一直想要写些什么。这位女性病人肺部结节有1.8cm,从形态密度看,非常像恶性结节,而且PET-CT也提示结节SUV值为2.5。经过多位专家会诊,各项检查均提示恶性结节可能性大,于是这位病人进行了肺叶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隐球菌感染。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隐球菌感染形成的结节。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主要是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皮肤、黏膜、骨骼和其他脏器。新型隐球菌这种特殊真菌,一般是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入,广泛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中,因此喂养鸽子的人容易患上肺隐球菌病。事实上,隐球菌并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当一个人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出现肺隐球菌病,比如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等等。吸入隐球菌后,隐球菌在体内活动增殖,引起肺炎并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在免疫力正常的患者中,超过三成的感染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是否出现症状除了患者的免疫状态之外,也取决于吸入病原菌的数量以及病原菌的致病能力。
虽然肺隐球菌病并不常见,但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与肺癌很容易混淆。这种病原体很善于伪装,无论是症状还是CT影像,与肺癌都极为相似。可有咳嗽、咳少量白痰或并有气短、胸痛、痰血等症状,CT上可见形态不规则结节或肿块。甚至最高精尖的PET-CT检查有时候都不能把两者区分开,因为病灶的SUV值和肺癌在同一区间。关于PET-CT检查,教科书上说SUV值>2.5,考虑恶性可能性大,但凡事没有绝对的,隐球菌肺炎就是例外。
既然二者如此相似,术前到底该如何更好地鉴别?
1.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
隐球菌有一层外衣叫作夹膜,是由荚膜多糖构成,乳胶凝集试验可以帮助检测这种荚膜多糖,如果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为阳性,多数情况是可以确定隐球菌感染,排除肺癌。
2.痰培养
留取痰液进行培养,若能从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出隐球菌病原体,尤其是免疫缺陷人群中,这对于诊断肺隐球菌病是有极大帮助的。
3.气管镜或肺穿刺
比较靠近肺门周边的结节,可以选择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隐球菌凝集试验。对于周边单个结节病灶无法与肿瘤鉴别者可行肺穿刺活检。
关于肺隐球菌病的治疗这里不再赘述。如今的肺结节实在太普遍,虽然极少数结节可能是肺癌,但精确的诊断极其重要,肺叶切除不可能再长出来,切除后对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即便是超过1cm的高危结节,手术前也尽可能多做一些检查辅助诊断或者短期随访,而不是看到CT就一切了之。
本文首发于呼吸科胡洋大夫公众号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胡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