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掌握靶向治疗几大知识点

2022-12-16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21206162427.jpg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周尘飞

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式

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

新兴的治疗方式

还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靶向治疗吧~


01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标志性分子为靶点,干预细胞发生癌变的环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干扰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目标明确,对其他正常细胞影响较小。传统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对癌细胞的毒性作用,而靶向治疗一定要有个靶。举个例子,美国人在伊拉克战争当中使用过两种炸弹,一种是精确制导的导弹,打击伊拉克电视台,附近20米的平房都没有损坏;一种是集束炸弹,炸下去方圆两公里地下五米全部炸毁。化疗可以比作为集束炸弹,而靶向治疗就是精准制导的导弹。

 

所以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本质区别:靶向治疗一定是针对肿瘤基因或蛋白表达某些特异性的肿瘤进行攻击;化疗对体内DNA损伤系统进行攻击。


02 什么是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就是具有靶点特异性的抗肿瘤药物,就像“生物导弹”一样进入体内后瞄准攻击特定靶点,只于病变细胞或者病原体反应,以此遏制肿瘤生长与转移。

 

目前已经研发、问世的药物包括一代、二代和三代的靶向治疗药物。

 

靶向药物的选择,主要依据还是以基因检测的结果,靶向药物的作用特点,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药物的价格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一般不以药物的代别或者问世顺序作为选择标准。


看到这里部分读者朋友可能会疑惑:目前已经有了二代和三代靶向药,为啥还要把一代药物放进医保?


其实很有必要

 

为了社会整体福祉和实现精准医疗,各代的药物必须同时存在。即使新代药物出现,一代靶向药也很重要。

 

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1. 经济原因:很多人不能承担新一代药物。早一代药物通常定价更便宜,尤其被纳入医保后,对很多患者将会是唯一的选择,这是可以救命的。

 

2. 生存期原因:直接用新一代药物不一定活得最久。多数时候还不清楚到底哪种情况患者总存活时间最长:先一代,耐药再二代/三代,还是直接用二代/三代。有些时候答案并没那么简单。

 

3. 生物学原因:三代和一代药物不一样,但并不是简单的三代大于一代,精准治疗需要所有的药物。这点在ALK靶向药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03 出现耐药怎么办


虽然对抗肿瘤治疗最终可能会产生肿瘤耐药情况,但如果一个药管10个月,10个药就管100个月晚期肿瘤慢性化然是现代医学努力的目标,目前针对大多数晚期肿瘤还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当通过服药使患者达到几十年生存期的时候,癌症就会像高血压、糖尿病成为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目前也没有根治,但患者对此并不惧怕,主要就是因为致命情况少。通过不断药物研发,把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自然就不必恐惧产生耐药性,因为耐药就可以换药


04  靶向治疗都需要基因检测吗?


一般的靶向治疗,都需要相应靶标的检测。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新型药物合理用药,特别指出仅使用抗血管生成类的药物(贝伐珠单抗等)不需要基因检测。因为对于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目前从原理上只知道它作用于血管,但是没有对应标志物。

 

此外,使用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安罗替尼、索拉非尼、瑞戈非尼、仑伐替尼等)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等)时,也可以不进行基因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前,需先检测患者PD-L1表达情况。


来源:e患同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