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马凯教授访谈:聚焦庞贝病诊疗新进展与多学科协作前沿模式

2025-04-08作者:论坛报良宇资讯

3月29日,以“呐罕·无界”为主题的2025年罕见病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论坛汇聚了医疗机构、专家学者、患者组织及社会爱心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致力于打破边界,进一步探讨罕见病的可持续保障,规范罕见病的筛、诊、治、管、研,以期实现我国的罕见病防治体系“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药有所保”的持续完善。

此外,凝聚“百万分之一”的超罕见病患者群体心声、旨在提升社会各方关注的“超罕见病IP标识”也在会议期间正式发布。

值此会议之际,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马凯教授接受采访,围绕庞贝病的诊断和治疗科研进展、患者教育和全程管理建议、所在科室在多学科诊疗(MDT)中的地位与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如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长期管理方案等关键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为庞贝病的诊疗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专家简历


图片.png

马 凯 教授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癫痫专业委员会秘书

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儿童罕见病分会委员

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神经系统罕见病分会SMA协作组委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自身免疫性脑炎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多篇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参与DMD相关专家共识一项


Q1
请您谈一谈,庞贝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哪些重要的科研进展?在患者教育和全程管理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马凯教授:在庞贝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科研进展日新月异。就诊断方面而言,目前诊断标准已相当明确。其中,干血纸片法(DBS)技术以及基因检测手段在我国已开展得较为全面,为庞贝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治疗领域,注射用阿糖苷酶α的问世,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新型酶替代治疗药物注射用艾夫糖苷酶α获批,为庞贝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与希望。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庞贝病诊断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儿童庞贝病患者为例,目前临床上存在明显的诊断延迟现象。许多患儿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诊断窗口,将庞贝病的早期筛查工作落到实处。只有尽早发现患者,才能实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在患者教育方面,许多慢性病患者,包括儿童庞贝病患者的家长,对庞贝病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建议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患者教育活动,向患儿家长普及庞贝病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同时也为患儿提供更多外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医护人员的组织下,与其他患有相同疾病的儿童进行线下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患儿不仅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还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患者管理方面,我们应突破常见病管理的局限,致力于实现罕见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意味着从患者确诊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需要对其后续的治疗、学习、生活、婚育等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与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儿科医生不仅需要专注于儿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还应积极与成人科室开展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医疗服务。

Q2
您所在的科室在庞贝病的MDT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目前开展MDT工作面临哪些障碍,您所在医院又是如何联合其他科室共同为庞贝病患儿制定诊疗方案的呢?

马凯教授:在庞贝病的诊断过程及MDT中,神经内科医生通常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多学科医生则发挥辅助作用。毕竟,疾病最终确诊后的治疗仍需回归神经内科。然而,完善MDT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存在诸多障碍。庞贝病在儿科属于罕见病范畴,儿科医生日常工作本就繁忙,应对常见病已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难以抽身专注于罕见病诊疗。这就要求我们寻找对罕见病诊疗格外关注、志同道合的医生共同完善MDT工作。以我院为例,我们以神经内科为核心,联合康复科、心内科、呼吸科、超声科、骨科、消化科、心理科、营养科等多个科室中,对罕见病诊疗感兴趣的医生组成诊疗小组,在疾病诊断中各展所长。

例如,部分患儿因肌无力和肌酶升高就诊于神经内科,经相关检查后最终确诊为庞贝病。还有婴儿型庞贝病(IOPD),最初就诊于心内科或儿保科,这些患儿常伴有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科室医生会安排患儿至超声科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符合庞贝病的超声表现,再结合肌电图典型放电情况,高度怀疑后进一步进行血液和基因检查,最终确诊。

儿保科在庞贝病患儿诊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儿保科承担着更为前端的筛查工作,部分患儿可能因运动稍显无力或肌酶入血查体时稍有增高,首诊科室可能为儿保科。因此,儿保科是庞贝病患儿诊疗的重要入口,我们需要与儿保科医生共同学习了解该疾病,在发现肌酶增高或肌无力等情况时,能及时想到庞贝病并转诊至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同样不容忽视。庞贝病作为累及肌肉的疾病,不仅会导致心肌酶升高,还会引发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酶升高。部分患儿因肝功异常首诊于消化内科,经治疗后未见好转,进一步检查发现除肝酶增高外,心肌酶也升高,此时医生会考虑到肌肉方面的疾病,进而联系神经内科。我们根据患儿肌无力和肌酶水平进一步判断,若为轻度增高,庞贝病的可能性极大。

随着患儿年龄增长,除药物治疗外,心理问题也需关注,因此心理医生的参与至关重要。此外,儿童饮食缺乏自律性,而庞贝病患儿在饮食方面存在相对禁忌,需要营养科医生进行营养指导。最为关键的是,康复科在庞贝病患儿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若单纯进行药物治疗而忽视康复治疗,患儿可能出现脊柱侧弯加重、关节挛缩加重等情况,即使部分症状得到改善,若出现严重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仍会对后续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Q3
您如何发挥您的专业专长为庞贝病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管理方案。在优化患者长期管理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得到分享?

马凯教授:在庞贝病及其他罕见病诊疗领域,长期管理与随访至关重要。为实现有效的长期管理,需固定专业工作人员,针对庞贝病患者开展专项管理。鉴于庞贝病患者数量相对有限,短期管理或可轻松达成,但长期管理则需更多努力。除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外,加强患儿家长的科普教育亦不可或缺。通过科普,使家长深刻认识到长期、多学科及综合管理对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性。

我院曾有一例庞贝病患者,其长期管理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既有患儿家庭自身因素,更与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庞贝病患者管理中,除医生与患者需共同努力外,还应呼吁社会各界,包括患者组织与基金会,为庞贝病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庞贝病作为慢性病,单次治疗费用或许不高,但贯穿患者生命周期的总费用却相当可观,诸多家庭可能因疾病而陷入经济困境,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鉴于此,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对庞贝病等罕见病群体的关注度刻不容缓。通过制定便利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可有效提升患者随访意愿,进而改善其预后,提高生命质量。最终,若患者预后良好,便能正常融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身力量。

MAT-CN-2507105,有效期至2027年4月 预计批准日期2025.4 v1.0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学术交流或了解医学资讯目的使用,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本文章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