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强效、平稳、可持续,探索冠心病患者长期血脂管理新策略

2024-06-13作者:Kangn资讯

冠心病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紧密相连。血脂管理不仅关乎心血管疾病预防,更是维系冠心病患者整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如何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其达标,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对冠心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本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柴萌教授将为我们分享1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例,基础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不达标,后予PCSK9抑制剂治疗,血脂较前降低,但最终因不良反应停药。最后,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联合英克司兰成功使血脂达标,且具有高度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让我们跟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史冬梅教授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这个引人深思的病例,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专家简介
图片1.png
  柴萌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任医师,博士学位

  • 长期从事高危复杂冠心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高危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会副秘书长,负责心血管疑难重症罕见病分会

  • 北京肿瘤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

  •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心血管病精准医疗秘书及委员

  • 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

  • 系列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血管钙化病变的相关机制及诊治策略,获得解放军总后勤部医疗成果(省部级)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主持4项局级以上科研课题,被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评选为青年优秀研究者并获得奖学金资助

  • 共发表SCI论文10篇(影响因子最高11.15),核心期刊30余篇,主编《心血管疑难重症病例精析》一部,副主编《会议医疗保健基础与实践》一部,参与编写专著《临床心血管疾病经典问答1000问》、《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病例与图谱》、《心脏病学实践2015》、《老年心血管疾病PCI围手术期管理》、《PCI术中的球囊操作技巧》、《心脏病学进展2017》及科普丛书《健康之路系列丛书》等共十余本。


病例分享


演示文稿1_01.jpg

柴萌教授病例分享视频


基本情况

男,69岁。2022年9月因间断胸闷胸痛5年余就诊


患者5年前出现间断胸闷、胸痛不适,与活动无明显相关,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有时可持续数小时,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发作有时与焦虑、紧张的情绪相关。


高脂血症多年,目前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依折麦布10 mg Qd。皮肤病多年,长期治疗皮肤湿疹。

辅助检查

冠状动脉中度钙化。冠状动脉呈动脉粥样硬化性表现: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局限狭窄50%左右。

LDL-C:2.34 mmol/L。

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高脂血症,皮肤湿疹。


诊疗经过

2022年9月予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阿利西尤单抗。


2022年11月复查结果LDL-C为1.34 mmol/L。


image.png 

2023年4月~2023年5月,患者自行将阿利西尤单抗更换为依洛尤单抗,注射第2次后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瘙痒,遂停药。


2023年7月,再次应用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注射2针后,再次感注射部位皮肤瘙痒、发红,停药。


2023年10月复诊,LDL-C为2.50 mmol/L,开始瑞舒伐他汀(10 mg)联合英克司兰治疗。


image.png


2023年11月复查LDL-C为0.43 mmol/L,调整用药予瑞舒伐他汀(5 mg)联合英克司兰。


image.png 

2024年1月复查LDL-C为0.90 mmol/L,英克司兰注射加强针完成。


image.png 

2024年3月(英克司兰加强针后2月复查)复查LDL-C为0.69 mmol/L。


image.png

专家简介


图片2.png
  史冬梅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老年心血管病中心执行主任

  • 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及美国影像及介入学会 (SCAI)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员(FESC),国际女医师协会会员

  • 中国心脏内外科医师沙龙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血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女医师协会心脏与血管专委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分会心血管病精准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北京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女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罕见病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北京肿瘤学会肿瘤心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编委,《心血管病研究》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国际循环杂志》编委

  •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重症疾病的管理,多学科交叉管理,尤其是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面更是有着高超的技术水平,完成了1万余例手术

  • 担任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冠心病介入和起搏器培训导师

  • 主持和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专项基金并参与863和十四五重大项目的研究,获得国家及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 在国内外的SCI杂志上发表论文论著100余篇,并主编及参与多部论著、专家共识与操作规范,并致力心脏内外科团队合作和心脏团队建设,推动心脏诊疗模式的发展,打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体化治疗模式,为国内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开创新模式


病例点评


siRNA药物引领血脂管理创新之路

开启冠心病治疗新篇章


冠心病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与管理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水平升高,已被证实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1。传统他汀类药物虽然在血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单纯他汀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标。此外,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依从性问题,也给血脂管理带来不小挑战2-4。随着对冠心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血脂管理策略正逐渐从一刀切的他汀类药物走向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治疗。近年来,新型降脂药物不断涌现,使得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也在不断优化与升级。其中,PCSK9抑制剂的问世标志着冠心病血脂管理进入新时代,PCSK9抑制剂通过特异性结合血浆中的PCSK9蛋白,阻止LDL受体降解,增加LDL受体数量,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PCSK9单抗依从性差,长期达标率低,可导致血脂控制不达标及血脂波动5,6。而英克司兰作为全球首款小干扰RNA(siRNA)降胆固醇药物,为血脂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创新机制、强效降脂

英克司兰开创冠心病血脂管理新纪元


英克司兰作为一种新型的小干扰RNA(siRNA)降脂药物,通过特异性降解PCSK9 mRNA,从而减少PCSK9蛋白合成,增加LDL受体表达,有效降低LDL-C水平7-10。与传统他汀类药物及PCSK9单抗不同,英克司兰通过RNA干扰机制,从上游阻断PCSK9蛋白的合成,具有疗效持续时间长、给药频次低、依从性高等优势11-16


在本病例中,69岁的患者因冠心病来诊,且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二者均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但血脂管理在接受了他汀与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后仍未达标。故调整患者血脂管理治疗方案,在他汀基础上,联合应用PCSK9抑制剂治疗,尽管治疗后患者血脂较前明显下降,但却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不良反应,遂停药。但停药后血脂再次升高,故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引入英克司兰治疗,患者LDL-C水平显著下降,血脂控制得到显著改善。在接受英克司兰治疗的第1个月时,患者LDL-C降幅达82%,LDL-C为0.43 mmol/L,这一显著降脂效果,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血脂管理提供了新选择。后调整他汀类药物剂量,予瑞舒伐他汀(5 mg)联合英克司兰继续治疗。至英克司兰注射加强针完成时,患者复查LDL-C为0.90 mmol/L,英克司兰加强针后2月复查LDL-C为0.69 mmol/L。


不仅在本案例,英克司兰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在大型循证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ORION-18研究17显示,英克司兰能够强效持久地降低LDL-C达61%,帮助冠心病患者轻松达标。且英克司兰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特征与安慰剂相似18。除了显著的降脂效果,英克司兰的长期疗效和心血管获益也是其在冠心病血脂管理中的重要优势。研究表明,英克司兰治疗18个月,可显著降低25%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心血管保护。


此外,依从性作为影响冠心病患者血脂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英克司兰每年两次*的注射给药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约95%患者接受了第二针英克司兰,84%患者接受了第三针,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英克司兰在真实世界中的高度治疗依从性19


循证为基,实践有道

英克司兰有望成为冠心病防治基石药物


英克司兰作为一种创新的降脂药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长期的疗效维持、良好的耐受性及依从性,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带来了新的变革。且经大量循证医学证实其疗效显著,用于临床实践亦取得良好反馈。著名心血管专家Eugene Braunwald于欧洲心血管病杂志发文称“对于一个平均LDL-C在100 mg/dL的人,从30岁开始每年皮下注射一针英克司兰,使其LDL-C水平从100 mg/dL降至60 mg/dL,减缓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如此,等到负荷达到足以引发ASCVD阈值的时候,这个人就已经活到100岁,罹患冠心病的年龄向后延迟了足足30年。”足以彰显英克司兰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且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英克司兰势必会在冠心病长期血脂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未来,期待英克司兰能够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得到应用,并与其他降脂药物或治疗策略联合,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精准的血脂管理方案。


*初次注射后,间隔3个月注射第二针,之后每6个月注射一次      

*为探索性终点汇总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梦妮,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1(10): 1797-1803.

2.François Mach,et al. Eur Heart J. 2020 Jan 1;41(1): 111-188.

3.Tomlinson Brian, et al. Int J Cardiol. 2016, 209: 192-3.

4.HPS2-THRIVE Collaborative Group. Eur Heart J. 2013, 34(17): 1279-91.

5.2022年胸痛中心数据报告

6.Scherer N,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17 Jul;57(7):846-854.

7.Fitzgerald K ,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376:41–51;

8.Khvorova A. N Engl J Med. 2017;376:4–7;

9.Lancellotti Patrizio,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376: e38. ;

10.Wang N,  et al. Circ Res. 2017;120:1063–65.

11.Weng Y, et al. Biotechnol Adv 2019, 37 (5), 801-825.

12.Brown, et al. Evidence for an Intracellular Depo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xtended Duration of Activity of GalNAc-siRNA Conjugates. 2020.

13.Dyrbuś K, et al. J Clin Lipidol. 2020 Jan-Feb;14(1):16-27

14.Ray Kausik K,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 1507-1519.

15.Raal Frederick J,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 1520-1530.

16.Wright R Scott,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 1182-1193.

17.GWICC_poster GW34 -  e0796.

18.Ray KK, et al. Eur Heart J. 2023 Jan 7;44(2):129-138.

19.Nihar Desai .The Adherence and LDL-C Lowering Effect of Inclisiran Among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at Outpatient Clinics.AHA 2023.


审批码LEQ0025752-62615,有效期至2025-06-1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