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 WCLC | 邬麟教授:ASTRUM-005R研究提供斯鲁利单抗真实世界力证,夯实优选地位,再证突出获益

2024-09-09作者:CMT-CC资讯

当地时间9月7~10日,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美国圣地亚哥盛大举行。作为肺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WCLC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话前沿进展,共享实践经验,携手推动全球肺癌诊疗事业蓬勃发展。本次大会中,创新型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ASTRUM-005研究扩展的真实世界研究(RWS)——ASTRUM-005R研究数据重磅公布(摘要号:P1.13A-1610),突出的生存获益和良好安全性为斯鲁利单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一线治疗的价值再添坚实证据。


值此盛会之际,本报特邀ASTRUM-005R研究主要研究者之一、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接受访谈,结合最新数据,解读斯鲁利单抗真实世界价值,分享治疗策略优化之道,展望领域前行方向。本文整理访谈精要,与读者第一时间共享前沿、聆听专家真知灼见。



专家简介



邬麟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教研室主任,胸内二科主任,

湖南省肺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促会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常务理事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原发灶不明及多原发癌专委会常委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委

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肿瘤防治分会理事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video

邬麟教授访谈视频

迎难而上,丰富循证

RWS贴近临床,真实反映免疫治疗实践价值

论坛报

由临床试验扩展的RWS对于理解创新药物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表现至关重要。首先请您谈谈,目前我国小细胞肺癌领域,创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WS的现状及难点?


邬麟教授:作为肺癌第二大病理类型,SCLC具有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早期广泛转移的特点,约2/3的患者初诊时已为ES-SCLC,预后差。既往传统化疗对ES-SCLC患者疗效极为有限,总生存期(OS)难以突破1年。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为SCLC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多项探索创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Ⅲ期注册临床研究陆续达到主要终点,证实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方案带来的显著获益。然而,与随机对照试验(RCT)严格筛选的受试者相比,真实世界患者疾病特征、基线情况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因此,创新药物在RWS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或将更真实地反映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目前我国SCLC领域的创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WS证据主要针对ES-SCLC。其中,两款进口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已分别开展了RWS。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凭借ASTRUM-005研究为ES-SCLC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突破。为进一步验证和补充其在真实世界中的优势,由本中心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成平教授共同牵头,在14家中心开展了一项斯鲁利单抗用于ES-SCLC治疗的RWS——ASTRUM-005R研究,同样取得了显著获益的研究成果。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的持续应用,相信未来RWS数据将更加丰富。


关于RWS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数据收集的标准化。缺乏统一的数据收集标准是RWS常见难点之一,不同医疗机构数据记录方式存在差异,导致数据难以统一分析和比较。其二,患者群体的多样性。RWS需要涵盖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基础疾病状况的患者,其异质性和多样性为RWS研究设计增加了难度,包括研究人群纳入和排除标准等。其三,长期随访的挑战。长期随访对于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但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失去随访,从而影响数据完整性。其四,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监测与管理。免疫治疗引起的irAEs在真实世界中可能更加复杂多样,需要更精细的监测和管理策略。


验证获益、疗效更优

ASTRUM-005R进一步夯实斯鲁利单抗

一线治疗优选地位

论坛报

2024年WCLC上,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患者的RWS——ASTRUM-005R研究成果重磅公布。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请您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谈谈斯鲁利单抗对ES-SCLC一线治疗的应用价值?


邬麟教授:ASTRUM-005R研究于全国14家中心开展,研究设计方面,其纳入标准包括组织学和影像学确诊的ES-SCLC、既往未接受过针对ES-SCLC的系统治疗、至少接受2个周期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并至少进行一次治疗后影像学评估、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主要终点为真实世界无进展生存期(rwPFS),次要终点包括OS、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此次中期分析共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共538例患者,患者基线特征显示,中位年龄63岁,男性占比86.8%,75.46%的患者有吸烟史,44.05%的患者有合并症。伴脑转移和肝转移患者分别占比21.56%和33.09%(图1)。


图1.ASTRUM-005R研究入组患者基线特征


疗效方面,主要终点结果显示,中位rwPFS长达9.1个月(95%CI:8.1~9.7),1年rwPFS率为34.6%,2年rwPFS率为11.3%(图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伴肝转移和接受4个周期以上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的患者中位rwPFS获益更为显著(图3)。次要终点方面,中位OS尚未达到,ORR为71.29%。安全性分析显示,特别关注不良事件(AESIs)总发生率为38.85%,其中≥3级AESIs为15.43%,患者整体可耐受。


图2.ASTRUM-005R研究rwPFS结果


图3.ASTRUM-005R研究rwPFS亚组分析


可以看到,此次WCLC上公布的ASTRUM-005R研究数据,继Ⅲ期注册ASTRUM-005研究后,再度证实了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对ES-SCLC患者具有显著获益,其治疗价值包括以下方面:其一,两项研究取得一致性生存获益。ASTRUM-005R研究更贴合临床实践,在真实世界中展现了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同样具有突破性的生存改善,进一步验证了ASTRUM-005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二,ASTRUM-005R研究疗效更为显著。该研究中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位rwPFS长达9.1个月,1年rwPFS率达34.6%,在真实世界复杂多变的情形下,优于ASTRUM-005研究的显著疗效,为Ⅲ期随机对照试验补充关键性数据的同时,夯实了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优选地位。其三,安全性兼优。ASTRUM-005R研究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在真实世界中具有良好安全性,患者整体可耐受,临床总体可控,提升了医患双方用药信心。


全面考量,综合决策

斯鲁利单抗为ES-SCLC一线治疗提供优化方案

论坛报

此次ASTRUM-005R研究成果展现了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在真实世界中的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临床实践中,面对多种免疫联合化疗的一线用药方案,为实现患者最佳获益,您认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决策方面应如何考量?


邬麟教授:关于ES-SCLC的一线治疗决策优化,临床医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多维度考量。


第一,充分评估个体差异。SCLC侵袭性强、易早期转移,大部分初诊患者已为ES-SCLC。对此,临床医生应明确患者器官转移情况,如常见的肝转移和脑转移等,并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年龄、体能状态(PS评分)、器官功能及合并症等,综合判断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


第二,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和权威指南推荐综合决策。对于耐受性尚可的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ES-SCLC一线治疗标准方案。面对多种用药策略,如何优化选择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如大型多中心Ⅲ期RCT数据,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等权威指南的推荐意见提供了证据支持。目前,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阿得贝利单抗和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均以相应关键性Ⅲ期临床研究获《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Ⅰ级优选推荐,为广大患者带来了丰富的治疗选择。


另一方面,RWS数据相对RCT更贴合临床实践,为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预测和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ES-SCLC领域,多中心、大样本量RWS数据仍较为有限。ASTRUM-005R研究纳入了14家中心538例接受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患者,其9.1个月的超长中位rwPFS获益强有力证实了斯鲁利单抗的疗效优势。同时,患者总体耐受性尚可,体现了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中仍具有良好安全性。这一研究结果的公布为ES-SCLC这类进展迅速、预后差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此外,网络荟萃(Meta)分析综合多个独立临床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或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近期,我们看到由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领衔发表的一项最新Meta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可为ES-SCLC患者带来最大OS获益(图4),再次证实了斯鲁利单抗的治疗价值。我们也期待未来斯鲁利单抗能在ES-SCLC一线治疗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图4 .Meta分析OS亚组分析


第三,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患者经济状况也是临床医生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与进口药物相比,国产药物总体价格实惠,临床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后,选择临床可及、经济可负担的方案或将助力抗肿瘤治疗全程顺利进行,并为患者实现最佳获益。


创新探索,精准前行

ES-SCLC治疗突破机遇与挑战并存

论坛报

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方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邬麟教授:展望小细胞肺癌未来发展方向,可从以下方向着力探索。其一,寻找更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表达水平对免疫治疗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在SCLC领域,多项研究结果并未显示两者的相关性趋势。其他常见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基因修复等,对SCLC预测价值亦有限。为明确免疫治疗优势人群,未来可利用人工智能(AI)等前沿手段,探寻更有针对性和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联合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有望助力免疫治疗精准化发展。


其二,“免疫+”模式的深入探索。免疫+化疗的持续优化,以及免疫+化疗+靶向治疗,包括与靶向VEGFR、FGFR、PDGFR和c-kit等多个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或与SCLC特定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ES-SCLC疗效。同时,免疫+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对放疗剂量、靶区范围、放疗时间等的持续探索有望进一步改善生存,这类局部联合系统综合治疗模式优化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新策略。


其三,积极研发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近期我们看到SCLC领域多个新药都获得了积极初步数据,包括已在ES-SCLC二线治疗取得重大突破的靶向DLL3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免疫疗法。此外,多款抗体偶联物药物(ADC),如靶向DLL3、B7H3等靶点的ADC,在ES-SCLC后线治疗中亦初露锋芒,未来其向一线治疗前移探索以及与免疫联合的治疗前景或将为SCLC领域带来更多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