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慢淋之家团队
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治疗之前,应进行严格的病史采集(尤其注意是否存在盗汗、发热、体重减轻、乏力等B症状)、查体(包括淋巴结、咽淋巴环和肝脾大小)、体能状态和疾病累积评分表(CIRS)评估。
应对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生化(包括乳酸脱氢酶、胆红素、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直接Coombs试验、β2微球蛋白、病毒学指标(HBV、HCV、HIV、EBV及CMV)、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等进行检查。如果HBV阳性,应考虑检测戊肝。所有HBV核心抗体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乙肝预防。
对于颈、胸、腹、盆腔增强 CT检查各指南的推荐程度不一,中国CSCO指南及FILO指南建议所有CLL患者治疗前行全身CT以评估病情,IWCLL、ESMO 指南建议仅临床试验中的患者行CT评估。
但部分患者外周淋巴结病变小但腹腔有大包块,因此仍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治疗前进行颈、胸、腹、盆腔增强 CT检查。在怀疑Richter转化时,可考虑进行PET-CT检查。
有治疗指征的CLL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系统的预后分层。
必需的项目包括:CpG寡核苷酸+白细胞介素2刺激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与间期FISH检查、基因突变检查、流式细胞术CD49d等。必要的FISH检测项目包括del(17p)、del(11q)、del(13q)与+12。
伴有del(17p)的患者预后最差,而伴有单纯del(13q)的患者预后最佳(但如缺失率>80%,预后也不佳)。
具有复杂核型(≥3种染色体克隆性异常),尤其是存在≥5种染色体克隆性异常的高度复杂核型的CLL患者预后差,即使接受新药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的患者,复杂核型同样具有不良的预后意义。
基因突变方面,至少应行检测 TP53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mmunoglobulin variable heavy chain,IGHV)等基因的检查,SF3B1、NOTCH1、BIRC3等基因突变和TP53亚克隆突变可能有预后意义,故有条件单位,建议二代测序检测基因突变。
IGHV基因突变状态不随病程改变,是CLL患者一个可靠的预后因素。
无IGHV基因突变的CLL患者易出现不典型的细胞形态,临床分期多为晚期,患者的病情进展快速且生存期短;
而有IGHV基因突变的患者多为典型成熟B细胞形态,临床分期多在早期,病程进展缓慢,生存期长。
CLL同型模式#2亚群的使用患者预后差,且独立于IGHV突变状态(#2亚群患者往往IGHV基因有突变且使用IGHV3-21基因)。
在免疫表型方面,ZAP-70和CD38在CLL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与IGHV基因无突变相关,因此被认为是不良预后因素。
CD38和ZAP70是IGHV突变状态的替代指标,进行了IGHV突变状态检测后,这两项的意义不再重要。CD49d为整合素异构体α4β1的亚单位,CD49d表达的CLL临床侵袭性较高,生存期显著缩短,是目前为止预后意义最强的预后指标之一。
此外,治疗前建议行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等骨髓检查,作为治疗反应的基线参数并帮助鉴别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
各个分期的CLL患者均有感染风险,将近有三分之一患者的死亡与感染相关。CLL治疗启动前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但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
CLL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风险很高,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的细菌性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主要是根据治疗方案来定。FILO指南指出:
对于采用CD20单抗联合氟达拉滨或苯达莫司汀方案的患者进行卡氏肺孢子虫(复方磺胺甲恶唑)及带状疱疹(伐昔洛韦)预防;
对于使用BTK抑制剂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根据既往的治疗和患者的一般状况判断是否需进行卡氏肺孢子虫、带状疱疹的预防,不推荐常规真菌预防;
对于使用PI3K抑制剂的患者,应进行卡氏肺孢子虫预防,并严密监测CMV,防止CMV再激活;
对于使用BCL2抑制剂的患者,根据既往的治疗和患者的一般状况判断是否需进行卡氏肺孢子虫、带状疱疹的预防。
此外,对于反复感染且IgG低于4g/L,需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使IgG≥6g/L减少细菌感染风险。
由于靶向药物的广泛使用,CLL治疗开始前需对患者的出血、房颤等常见不良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筛查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合并用药。
尤其针对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或者有心力衰竭、房颤、高血压、血小板<30×109/L、既往曾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等合并症的患者,严格评估是否存在靶向药物治疗禁忌。
此外,对于使用BCL2抑制剂的患者,需进行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度评估:
低危:所有淋巴结直径均<5cm,并且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5×109/L;
中危:任何淋巴结直径≥5cm但<10cm,或者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5×109/L;
高危:任何淋巴结直径>10cm,或者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5×109/L且任何淋巴结直径≥5cm。
CLL治疗启动前需对现病史、血液学指标、影像学(全身增强CT或PET-CT)、血液专科检查(CpG+IL2刺激的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流式细胞术、TP53突变、IGHV基因突变状态等)、骨髓常规+活检进行全面检查,并充分评估患者体能、伴随疾病及合并用药状况,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骨髓的培养效果优于外周血
B、采用CpG+IL-2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培养阳性率
C、染色体核型是CLL预后重要的预后标志
D、如果全面完善FISH检查,则不一定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参考答案:A、B、D、E,你答对了吗~
5月限定
参考文献(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