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位32岁女性,因“头痛40余天”入院,表现为持续性枕部头痛,伴恶心,首诊头颅CT、脑电图均正常,服用止痛药效果不佳,合并眩晕,40天后复诊查头颅核磁显示左侧横窦血栓形成(下图),考虑到存在加重风险,病房当天下午就收住院。入院后急查头颅CT显示左侧枕部硬膜下出血、少量硬膜下腔出血,出血不是很重。
那么,患者头痛就算诊断明白了,属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所致,可能存在高颅压,管床医生将抗凝药、脱水剂甘露醇降颅压悉数用上,嘱多卧床休息,放松心态,治疗、关怀都算到位。
对于我们来说,静脉窦血栓不是少见病,没有激起心中一丝涟漪。患者没有出现癫痫、意识改变等症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即可,过几天复查影像看看出血吸收情况。
再就是按部就班,完善相关检查,评估一下发生血栓的病因。管床医生病史询问也很细心,外伤也问过了,患者仔细想来,头痛发生前,曾伸头向车窗外,不慎启动关窗键,头部被挤压过。但患者强调,挤压很轻!
脑静脉窦血栓,其实是神经科急危重症,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女性。病因通常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患者没有发热,没有鼻窦部、耳部疼痛症状,也没有鼻窦炎、中耳炎等病史,不支持感染性。
那就要考虑非感染性因素,最常见的属于高凝状态,其中女性患者多见于妊娠和服用避孕药,这两个因素患者都没有;其次,见于肿瘤性、免疫性、血液病、遗传性易栓症等,需要排查一番。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脱水、恶液质等,这些患者都没有。
很快检验结果就出来,常规、生化、肿瘤指标、凝血、甲功、自身抗体、血管炎抗体、心磷脂抗体、易栓症等均正常,心超、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均正常。
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脑静脉回流受阻,颅压增高引发头痛。证据链确凿:外伤-静脉窦血栓-高颅压-头痛。继续输液,坐等药物起效!连续几天查房,患者头痛有所缓解,一片向好!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出现了!第五天早上查房,患者诉头痛,起身活动后显著,那就是体位性的!考虑是脱水剂太强,将甘露醇每天三次减量为每天2次,到了下午患者仍有体位性头痛,索性全部停掉,再输液补充生理盐水,继续观察一天。次日患者仍诉上厕所后头痛,马上安排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75mmH2O,果然是低颅压!脑脊液常规正常,生化蛋白略升高。
大大的疑惑,四五天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就能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高颅压降到低颅压?难以置信!
突然,似有顿悟,固有思维一直是考虑静脉窦血栓导致高颅压或低颅压,为什么不能是低颅压导致的静脉窦血栓呢?赶紧查看文献,果然有此报道!低颅压不仅可以导致静脉窦血栓,还可以导致硬膜下出血等。患者前几日头痛好转,不是因为使用甘露醇,而是拜卧床休息所赐,让颅压休养生息才有所好转。
目前低颅压导致静脉窦血栓机制仍不明确,文献显示可能有三:1.Monro-Kellie学说,即在颅内和硬脊膜下腔等封闭的腔室内,一种成分丧失需通过另一种成分增加来代偿,低颅压患者由于脑脊液丢失而发生代偿性静脉重影,继而硬膜窦内血栓形成;2.脑脊液浮力异常学说,即脑脊液浮力丧失,导致颅内组织结构下垂,牵拉脑静脉和静脉窦使静脉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甚至停滞;3.脑脊液血成分异常学说,脑脊液生成减少,使得脑静脉窦对脑脊液吸收随之下降,导致静脉血黏度增加、血栓形成。
接下来,就要查一查患者低颅压原因。脑脊液压力下降,通常来说是脑脊液漏出所致。患者头颅增强核磁未见明显漏出,全脊髓增强核磁未见明显异常。
随即,我们进行鞘内注射钆造影剂(脑脊液压力55mmH2O)的全脊髓核磁检查,T1序列显示胸11-腰5水平硬脊膜下腔异常信号(绿箭头,下图),造影剂进入硬脊膜外腔(黄箭头,下图),提示脑脊液漏出,漏口可能位于胸11水平。此处硬膜下腔T1低信号,究竟是什么,我没有搞清楚。
因为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没有采用硬膜外血贴治疗。激素治疗仍存在争议,没有使用。继续静脉补液、绝对卧床,症状有所缓解出院。
这是2022年6月一个病例。记录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丰富我们对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认识,有种顿悟的感觉。从中文报道来看,低颅压导致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或者硬膜下出血,误诊或者延迟诊断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
本文转自:小流江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