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关于低钠盐替代品的使用指南。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800万人的死亡与不良饮食有关。其中,190万例可归因于高钠摄入。高钠摄入主要是由于过多摄入食盐(氯化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心血管病风险增加、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及骨骼健康受到影响以及胃癌等风险增加。
指南建议,将每日钠摄入量严格控制在2克(相当于5克食盐)以下。但目前全球人均每日钠摄入量远超于此,2019年平均为4.3克,是推荐量的两倍以上。早前WHO成员国商定的2030年将人均钠摄入量减少30%的目标有点“泡汤”。
这部指南的发布旨在通过降低全球人群的钠摄入量,减少与高钠摄入相关的慢性疾病,并提出使用低钠盐(钾盐)替代普通食盐作为主要的减盐策略。
低钠盐,是指部分用氯化钾(KCl)替代氯化钠(NaCl)的食盐产品。这种盐减少了钠的摄入,增加了钾的摄入。而钾具有调节血压、保护心脏健康、改善神经与肌肉功能的作用。WHO推荐的每日钾摄入量为3.5克,但全球多数国家的人均摄入量远低于这一标准。
低钠盐的好处也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一项对26项随机对照试验34961位成年人和92名儿童的分析表明,低钠盐使得收缩压平均降低4.76 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2.43 mmHg。而且,使用低钠盐较普通食盐降低了10%的非致死性脑卒中风险,降低30%的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降低23%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在《中国循环杂志》曾发表文章称,在人群中推广低钠盐(也称代用盐),即在普通食盐(氯化钠含量 90%~99%)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具有咸味的氯化钾,减少氯化钠的摄入,具有巨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如果每个家庭将普通盐更换为低钠盐,所有餐馆、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制作和加工食品,那么全中国就将减少10%以上的死亡。低钠盐的口感也尚可,在SSaSS研究中,干预组92%的参与者在干预5年后继续使用代盐。
不过低钠盐的推广还有一定挑战,比如价格要比普通盐贵,部分人会有口感问题。另外,不是所有人适合使用低钠盐,比如肾功能受损者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儿童、妊娠女性以及伴有或存在其他影响钠排泄环境或疾病者,不建议长期选择低钠盐。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南尚未强制要求食品加工厂家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此外,推广低钠盐还要确保符合试验加碘标准。
总之,推广低钠盐,需要改进低钠盐口感、政府政策提供支持、加强公众健康宣教、推动食品工业改革等。
本文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