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有趣的心电图 | 许静教授:T波记忆那些事

2018-01-24作者:论坛报心血管经验
心律失常

T波记忆(T wave memory),也称心脏记忆,是指心脏经过一定时间的激动顺序改变之后,当重新恢复正常的激动顺序时,仍“记忆着”异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心电图上仍显示出与激动顺序改变时的QRS波极性一致的T波改变。T波记忆现象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但易与缺血性心肌病、心肌肥厚等导致的T波改变等混淆,在2017BSPE大会上来自天津市胸科医院的许静教授详细讲解了T波记忆的知识。

▼许 静 教授

 ▲图1.ST-T代表整个心室复极过程,

    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

  T波代表心室肌快速复极

首先许静教授介绍目前认为T波记忆的产生机制为心肌激动顺序改变,导致心肌细胞Ik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引起复极异常,导致QRS波正向导联T波倒置在恢复窦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持续存在,是一种心肌电生理现象,多为非病理性异常。

常见的出现T波记忆的情况包括:

1、心室起搏后:T波记忆多发于下壁导联及V1-V4,方向与起搏后QRS向量方向一致,V3-V4及下壁导联与其他导联相比倒置T波的深度更深、持续时间更长,有时间累加效应,随着时间延长,T波记忆逐渐加重。其特点是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后T波记忆有所不同,T波记忆的方向及导联部位会因起搏部位有所改变。

3.jpg

▲图2.起搏后T波记忆

2、室性心动过速后:多出现在左室特发室速后,T波倒置部位多为室速发作时主波向下的部位。T波倒置的深度、宽度与室速发作时间正相关,可持续数日到两个月。

4.jpg

▲图3.流出道室速T波记忆

3、预激后T波改变:预激时继发T波改变掩盖了电张调节性T波改变,阻断旁道后可显现出T波记忆现象。旁道部位不同时,T波记忆的部位也不同,其与术后心室除极顺序的改变相关。右侧预激的心室预激程度大于左侧预激,右侧预激所致T波倒置常出现在下壁导联,左侧显性预激可分布于下壁或I、avL导联。预激程度与T波的深度及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

许静教授讲解了识别T波记忆现象的方法:

首先应分析患者出现T波记忆的情况,有无基础疾病。

其次T波的改变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必须有一过性异常除极;大多发生在下壁或右心前导联中;临床上无器质心脏病证据,冠脉造影正常;T波改变极性与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的QRS主波方向一致;T波变化的形成与异常除极的总数量呈正相关,即异常除极频率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T波倒置,且倒置幅度也越大;T波改变时没有ST段移位;T波改变未经任何处理可自行恢复。

最后许静教授总结了T波记忆的鉴别流程,“T波记忆”与心肌缺血鉴别的主要标准包括:

1.avL导联T波直立;

2.Ⅰ导联T波直立或等电线;

3.胸导联最大T波倒置幅度﹥Ⅲ导联T波倒置幅度。

符合以上3条标准时诊断“T波记忆”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100%。但也要结合临床,诊断T波记忆必须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原发性T波改变。

来源:心律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