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几个政策细节

2020-10-24作者:壹声热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健康报》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深入解读政策文件。现转发《健康报》记者采写文章。


院校医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而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则需要经过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进一步“打磨”。我国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时间并不长,在此过程中,尽管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但医生培养仍是循着既定模式和方向坚定走下去。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对多个政策细节加以明确。


01
薪酬待遇要有制度保障


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即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学生,在5年医学院校毕业后,都要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目前,我国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身份主要包括3类,一是院校毕业后已经落实就业的“单位人”,二是毕业后尚未就业的“社会人”,三是按照政策接受规培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目前,关于住培学员的薪酬待遇,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现实中,在有些住培基地医院,作为“准医生”的培学员,会因身份不同而获得不同的薪酬待遇。


《指导意见》要求,住培基地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所在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对象薪酬待遇发放标准。对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培基地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培训期间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合同到期后依法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


“住培制度在2014年起步,每年招收人数保持在10万人左右。截至2019年,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累计招收学员59.14万人。”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顾问)齐学进介绍,自2014年起,中央财政按年人均3万元标准建立了经常性补助机制;其中2万元用于支付住院医师工待遇补助,其余作为培训费用统筹使用,5年来已累计投入313亿多元。加上各地和各基地投入,住培学员待遇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但中西部地区部分基地住院医师学员收入仍然偏低,部分委培及社会人培训对象与所在培训基地(本院)同年资住培医师收入还未实现同等条件下同工同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王建六表示,与美国培学员都是“社会人”不同,我国住培制度面对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存在一定难度,“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将所有住培学员按‘社会人’对待”。


专家表示,《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住培基地制定薪酬标准,并与学员签订劳动合同,至少为学员获取合理待遇加了一道保险。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华西医院副院长程南生介绍,该院参照医院同级职工水平,按照学历层次为住院医师制定了完备的薪酬待遇标准,发放的薪酬包括财政补助,以及医院发放的绩效、补、房补、值班费、加班费、年终绩效等,并为学员购买了社保。


02
两个“同等对待”意义重大


明确不同身份住培学员的两个“同等对待”,是《指导意见》关注政策细节的典型表现。


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先期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训,在通过住培结业考试后择业时,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是不少“社会人”学员遇到的一个现实烦恼。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社会人”学员在“入培”时的后顾之忧。


此外,《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这些政策可以有力地支撑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肯定过后,程南生也坦言,现实中,还需要督促用人单位真正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


“两个‘同等对待’明确了住培学员的身份定位,既是一项重大的政策调整,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齐学进直言,近年来,在不少医疗机构,仍然存在以学历而不是临床能力为主的用人导向,导致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毕业生热衷于报考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


齐学进表示,上述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扭转医学生“重研究、轻临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围绕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要坚持统一标准,突出实践、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执业素质和实际诊疗能力,“培养一支不仅会写论文,而且真正会看病、能看病的临床医师队伍”。


03
基地质量决定培训质量


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择优建设一批国家住培示范基地、重点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和标准化住培实践技能考核基地。


我国有数百家国家级住培基地医院,齐学进表示,目前国家对基地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评估来实现。评估由政府委托第三方组织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对住培质量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的手段。


齐学进介绍,中国医师协会已连续5年组织培基地评估,先后开展了25批次基于投诉的住培基地飞行检查,累计亮出红牌和黄牌204张,有23个专业基地被撤销。同时,通过组织面上匿名调查问卷、严格组织年度业务水平测评等综合措施,对各基地住培质量实现实时动态全程监管。


评估工作成效虽然明显,但标准相对单一,方法相对简单,评估的专业有限且不能全面反映培训的整体情况。“还有不少培训基地没经过国家评估即进行招生,对培训质量有一定影响。”齐学进介绍,基地认证是国际通用的评价考核方法。由负责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机构,按照既定程序和标准,对培训基地质量进行审核与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规定的培训质量标准,以保证住培人员达到所需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准,开展基地认证是我国住培工作与国际接轨、为国际所认可的必要途径。


但也有专家坦言,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刚刚起步,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培训质量和水平差别较大。对于住培基地的管理,认证与评估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共存,互为补充、分步推进。“目前,有关行业组织正在对此展开研究,并将在适当时候组织试点,成熟后再逐步推开。”齐学进说。


质量问题多因一果,质量建设也要多措并举。齐学进介绍,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住培质量建设的重大举措。如以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为导向,修订完善一系列培训标准和要求;成立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对住培质量建设提供专业指导;采取多种形式对师资和管理人员与教学骨干进行培训和轮训,已覆盖带教师资超过12万人。


来源:《健康报》,首席记者刘志勇、记者王潇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