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运动是"抗病良药",最适合你的运动是什么?

2022-12-08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点击进入专题

微信图片_20221125182242.jpg


身体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但一项关于全球日常运动量的报告显示,成年人中运动不足的比例高达27.5%!


长期缺乏运动,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三高、肥胖等的发生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指出,运动不足现已成为影响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险因子!而运动则是“最好的抗病良药”!


但即便你20岁时可以一口气跑10公里,到40岁时可能仅仅走2公里就气喘吁吁了……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各个器官的承受性等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黄金锻炼方案”。



01
运动年龄表


26~45岁发胖期


这一阶段是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压力较大,很多人都疏于锻炼,肥胖率的发生也变高。


因此,这一时间段要防止脂肪的堆积,减缓压力。男士依旧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推举,但要控制好强度,不要过于勉强自己;而女士可以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如瑜伽、慢跑、爬山


46~65岁衰老期


这个阶段人的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运动主要以对抗骨质疏松、肌肉松弛为主,要以安全、简便为原则。


推荐健步走,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以增强或维持肌肉力量。


65岁以后老年期


65岁以后身体机能都是处于低水平,此阶段主要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跌倒、提升心肺功能为主。


建议做轻柔的有氧运动并配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坚实肌肉、强化骨骼,并适当多补充优质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


02
时间运动表



人体活动还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能事半功倍。


上午——增强活力


早起晨练有利于提高神经兴奋性,能保持人体活力,而且《英国营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早饭之后运动,在早饭之前进行锻炼能够多燃烧20%的热量,也就是说早饭前锻炼会瘦得更快。


但早上人体体温较低,关节和肌肉最为僵硬,所以适宜从事一些强度较小的运动。而那些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人,锻炼之前最好先喝杯温水。


下午——强化体力


下午(14:00~16:00)是强化体力较好的时机,肌肉承受能力较其他时间可高出50%;另外,《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报道指出,下午锻炼还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


晚上——体能峰值


黄昏(17:00~19:00)特别是太阳落山时,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肌肉和关节更加灵活,心跳频率和血压也最稳定。


傍晚锻炼的效果更佳,适合进行力量训练,并且运动时的受伤概率也会小很多。


提示:睡前3~4小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反易导致失眠。

03
三个信号判断运动效果



运动过度容易造成损伤,运动不足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那我们该如何衡量运动的有效性呢?


肌肉有酸痛感


在运动过程中或者运动结束后几小时内,肌肉出现酸痛感,即说明运动是有效的。


因为运动会让体内代谢产生乳酸,在肌肉中堆积,就会引起酸胀感。


这个时候,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运动量,促进乳酸的分解,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一般1-2天即可消散;而若停止锻炼,酸痛感则可能持续久一点。


若数日后,疼痛无法缓解甚至加剧,则要考虑运动过量导致肌肉损伤。


肌肉发麻


肌肉发麻是典型的锻炼过度的表现。这表示,麻木部位丧失感觉和运动神经了,应立即停止运动,若麻木感觉久久不退,则应尽早去医院。


静息心率减慢


虽然运动时心率会加快,但是运动有助于心肺功能的锻炼,从而会使静息心率减慢,因此,如果发现静息心率适当减慢,则意味着锻炼是有效的。


若某一天基础心率突然升高(比前一天高出5次/分钟以上),则可能说明前一天训练强度过高,则需要补充休息时间。


而且,据相关研究表明,静息心率维持在6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小贴士:(170次-年龄)次/分,是一个合适的运动心率指标,可上下浮动10次左右。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新四联”取代“金三角”,怎么用?27天全面解析各类药物!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11.07-11.13)


高血压九大认识误区,有你认为的吗?


判断心肌缺血,SPECT、PET、MRI哪个更准?


关于心绞痛,一文了解清楚


形形色色的T波倒置,你了解多少?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限盐、家庭血压监测、管好清晨血压、远程管理…...亚洲专家组提出优化血压管理七项行动


年龄≥75岁,并非抗凝出血危险因素!高龄房颤十大管理要点


IVUS冠脉血栓分型


警惕!房颤的9种症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