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年会(ECCMID)是感染领域最全面、最具影响力的大会之一,第34届ECCMID于2024年4月27日~4月30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文扼要介绍“隐蔽的作用机制:混合感染中共生细菌的意外影响”专题中“尿路感染中多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大多数尿路感染是尿道致病菌通过尿道口进入泌尿道,然后上行至膀胱引发1。尿路微生物在致病菌的生长和建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尿路致病菌对尿路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一项评估从尿路感染老年患者中分离出的尿路致病菌与从无症状人群的尿道中分离出的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与尿路微生物对尿路致病菌的作用相比,尿路致病菌对尿路微生物的负相互作用更强,主要体现在种群规模(P=0.0036)、倍增时间(P=0.0042)和滞后期响应长度(P=0.014)等方面(图1)1。
图1 尿路微生物与尿路致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1
(A) 尿路微生物暴露于尿路致病菌的条件培养基;(B) 尿路致病菌暴露于尿路微生物的条件培养基相互作用强度分为较强抑制(深蓝色)、轻微抑制(浅蓝色)、中性(灰色)、轻微促进(浅红色)和较强促进(深红色)
通常来自同一宿主的尿路微生物菌群是稳定的,但泌尿系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还受膀胱的排空与再充盈的影响,可清除及稀释尿路感染的细菌。如果膀胱的排空与再充盈对尿路微生物的有效稀释率超过临界值,所有细菌都会被洗掉,但大肠埃希菌始终是最后2种可在最高稀释率下持续存在的菌株之一2。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泌尿系统致病菌大肠埃希菌会附着在膀胱和肠道内壁上,以防止在体内被冲洗掉2。
33%的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为混合感染3;混合感染不仅给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还可能加强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4。与单一微生物感染尿液样本相比,从混合感染样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在体外细胞侵袭试验中表现出更高的致病潜力,其中44%的菌株具有高度侵袭性,较侵袭性参考菌株大肠埃希菌CFT073的侵袭能力增加10 倍(图2)4。此外,阴道微生物菌群在尿路中的短暂暴露可激活膀胱中休眠的大肠埃希菌,导致严重的尿路感染,发生肾盂肾炎、尿脓毒症及死亡等严重后果5。
图2 尿路感染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与侵袭性参考菌株大肠埃希菌CFT073的侵袭能力比较4
灰条:多种微生物尿路感染样本;黑条:单一微生物感染尿液样本
混合感染常表现出群体耐药性特征:细菌间往往相互保护,免受抗生素的侵害,最敏感的菌株受益最大2。研究发现,细菌间相互作用可导致25%的多种微生物尿路感染的分离菌株对磺胺甲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增加3.5倍以上,18%的分离菌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增加3.5倍以上(图3);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越低,耐药率增加越显著,并与其对2种抗菌药物的共耐药显著相关(P<0.01)2。
图3 14种条件培养基中的72株多种微生物尿路感染分离菌株
对磺胺甲唑/甲氧苄啶(A)及呋喃妥因(B)的耐药率变化2
接合型质粒在细菌耐药性( AMR )基因跨细菌病原体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6,细菌间相互作用可影响耐药质粒在不同细菌间的接合转移率7。一项评估细菌间相互作用对尿路混合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质粒pOXA-48接合率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模仿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可显著影响大肠埃希菌质粒pOXA-48的接合率,但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图4)7。
图4 在多微生物尿路感染情况下6株不同大肠埃希菌分离株(A-F)的接合率7
对照组代表在不存在多微生物尿路感染的情况下的基础接合率;圆圈表示实验均值;实心圆表示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的显著差异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院感科主任,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应用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分会 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临床合理用药分会 副会长
上海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专委会 办公室主任
培元、培英、培微项目专家委员会 委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在临床治疗尿路感染中需关注混合感染导致的致病性及耐药性升高问题,尤其是易发生混合感染的老年患者。经验性治疗可选择抗菌谱广、血药浓度和尿液浓度均较高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同时还需考虑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Zandbergen LE, et al. Front Microbiol. 2021;12:659450.
2.de Vos MGJ,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114(40):10666-10671.
3.Tal, S., et al. J Infect. 2005;50(4):296-305.
4.Croxall G, et al. J Med Microbiol. 2011;60(Pt 1):102-109.
5.Gilbert NM, et al. PLoS Pathog. 2017;13(3):e1006238.
6.Alonso-Del Valle A,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3 Dec 19;120(51):e2314135120.
7.Bustamante M, et al. bioRxiv, 2024: 2024.01. 30.57795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