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梗患者救治背后的生命温度

2025-07-07作者:医学论坛报陶陶资讯
非原创



走进贵州省人民医院,处处能感受到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象。从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到医护人员亲切热情的服务,从高效便捷的诊疗流程到精准专业的医疗技术,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心内科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医护人员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点滴关怀诠释医疗服务的温度。他们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拥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责任心。近日,一起外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效果不佳的病例牵动无数人的心。心内科第二党支部党员挺身而出,带领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全体医护人员书写了一段和谐医患的温情叙事。


全力以赴护佑生命

这位年仅43岁的外院急性心梗患者术后病情进行性恶化,心内科第二党支部的周医生作为帮扶当地医院的医疗骨干,得知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专业判断,第一时间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CCU取得联系,迅速沟通协调转院事宜。在这个过程中,周医生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不浪费一分一秒。

患者转入CCU后,出现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胡言乱语、狂躁不安、对答不切题的情况,突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CCU医护团队立即开展有序高效的救治工作,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医护人员依旧不敢放松警惕,因为患者在入院时已处于严重感染的状态,再加上开展了如此多的有创操作,除了后续重点关注患者心脏功能情况外,感染也是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问题。患者入院期间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0天,IABP辅助治疗长达12天,C反应蛋白最高255.34mg/L,危急值上报次数更是高达53次之多。病情变化之快让医护人员时刻不敢松懈,严重的感染如同一头凶猛的恶兽,抗生素由头孢换到美罗培南,再到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经过8天抗感染治疗后,患者感染得以控制,各项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

此时,医生们迅速为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的结果提示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前降支及右冠完全闭塞、其余血管均为重度狭窄。看到造影结果,医生们的表情变得无比凝重。所有能为心脏供血的大血管都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包括在外院安置的支架也发生了闭塞,这是极其凶险的状况,医生们紧紧盯着那触目惊心的影像,仿佛要用目光穿透这重重堵塞,寻找那一线生机。医生们讨论决定为患者开通堵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通过两次手术,患者的血管病变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以爱护航患者康复之路

治疗期间,患者因烦躁不安极度不配合治疗,加之病情严重,给救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身为心内科第二党支部支委的CCU王护士长组织护理团队展开精心护理。

为了让患者能够配合治疗,护理团队精心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她们时刻守护在患者身旁,用轻柔的动作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减轻他的不适感。管床护士小张总是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与他沟通,耐心地向他解释每一项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让他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理解,减少未知带来的恐惧。

当患者拒绝服药时,护士们不急不躁,将药片碾碎易于吞咽,并耐心地哄劝,直到患者愿意接受治疗。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整个护理团队用她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一点一点地化解了患者的抵触情绪,让患者最终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的危急也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担忧,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正在生死边缘徘徊,患者家属难以想象如果失去这个顶梁柱,家庭会变成怎样。医护人员每天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抚家属情绪,让他们坚信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和努力,没有丝毫的抵触和抱怨,全力支持治疗方案的实施。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在心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患者各项指标逐渐平稳,终于迎来了出院的这一天,当患者走出病房的那一刻,他紧紧握住医生和护士的手,向全体医务人员表示感谢,并竖着大拇指和医护人员拍照留念。对患者来说,大拇指代表着他对医务人员的深深感激;对医务人员来说,大拇指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它象征着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没有白费。

出院后,心怀感恩的患者送了足足5面锦旗,每一面锦旗上都表达了诚挚的感谢,那鲜艳的红色和耀眼的金字是医患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和谐医患共筑健康防线

这位心梗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战胜病魔的优秀案例,同时彰显出科室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作用。

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时刻体现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服务中。心内科第二党支部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党员医护人员以身作则,同时鼓励其他医务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中,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他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用温暖的微笑和贴心的关怀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

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心内科第二党支部还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下沉,组织党员医疗队伍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信任。

医院注重加强医患沟通机制建设,通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设立投诉醒目标识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在处理医患纠纷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积极化解矛盾,维护了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在高质量党建工作的持续引领下,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第二党支部
和谐医患篇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及医院文化、和谐医患故事三部分。


和谐医患故事专栏将围绕医患沟通、智慧患者服务及患者安全管理等主题,讲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行动上的实践案例和感人故事,让医生掌握医患沟通的艺术,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弘扬尊医重卫的社会正能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