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黄峻
药物的推荐应用必随证据和认识而变更,ARNI也不会例外。ARNI在中国应用时间短,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15年在欧美上市至2017年在中国上市;第2阶段:2018—2020年;第3阶段:2021年及以后。
第1阶段:ARNI获好评和推荐
ARNI应用的依据来自PARADIGM-HF研究,在国外获得普遍的好评,指南中予以积极推荐。
第2阶段:扩大了应用的适应证
《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的适应证包含以下要点:①慢性稳定的HFrEF患者;②NYHAⅡ~Ⅲ级、仍有症状;③能够耐受ACEI/ARB;符合以上情况,推荐以ARNI替代ACEI/ARB(I类,B级);④未使用ACEI或ARB的有症状HFrEF患者,如血压能耐受,也有效,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应用需要审慎。
随着PIONEER及TRANSITION等研究的公布,该药被推荐用于更广泛的患者,也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①该药本质上属于新型RAS阻滞剂,故凡是ACEI/ARB适用的场合,均适用;②与ACEI/ARB相比,治疗效果更佳,故可优先或起始选择应用,但血流动力学状态(主要是血压)必须稳定;③适用于慢性稳定的HFrEF患者,也可用于未稳定性的心衰(如心衰出院前和易损期)患者,但这种“扩大应用”并未写进指南和药品说明书,属部分专家的意见。
第3阶段:新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
2021年初,ACC专家共识建议HFrEF患者在应用RAS阻滞剂时,ARNI应列为优选。不过,意味深长的是,2021年ESC指南在推荐HFrEF治疗整体方案时,RAS阻滞剂的排序是ACEI/ARNI,并未突出ARNI。
PARADISE-MI研究(2021年)纳入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7d、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和(或)有初发肺瘀血的患者。结果表明,ARNI和雷米普利组比较,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首次心衰住院或出院后门诊随访心衰事件)的风险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ARNI在此类患者应用上不具优先性,即ACEI/ARB可同样适用。LIFE研究(2021年)旨在评估晚期(心功能Ⅳ级)HFrEF中ARNI是否优于缬沙坦。由布劳恩瓦尔德(BraunwaldE)及其团队主持和实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给予资助,无企业背景。结果表明,主要终点NT-proBNP水平在治疗后24周与基线比较,两组均未显著低于基线水平,曲线下面积(AUC)也无显著差异。因此,该研究不支持ARNI优先应用于晚期心衰(心功能Ⅳ级)患者。
基本方案不会改变,新药将发挥重要作用
若干基本原则必须考虑。经过数十年锤炼的基本方案和理念仍是可靠和适用的;新的药物应置于适当的位置,并需要长期观察;心衰药物的安全性和可及性有时比疗效更重要。国外的指南或共识无疑均适用其所在国家,但并不存在全球普适性;可以借鉴,而不必奉为宝典,全盘照收;中国的指南或共识要接地气,符合国情,适合中国心衰人群。如果认同这些原则,未来心衰治疗的方向就很清晰。基本策略和方案仍将坚持,近几年出现并进行了一系列成功临床研究的新药如ARNI和SGLT-2抑制剂将成为基本方案的成员,前者在“金三角”的RAS阻滞剂中居于前列;后者将是“金三角”的新“战友”。
HFrEF的治疗,ARNI不可或缺
最适宜的心衰人群:慢性稳定性HFrEF、心功能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无疑为主要目标人群,疗效优于ACEI或ARB,在RAS阻滞剂中列为首选。
可推荐应用的心衰人群:①不稳定性心衰包括出院前后患者的起始应用,或未用过ACEI或ARB患者的初始应用,以及已用小剂量ACEI或ARB患者的替代,可审慎应用;②ARNI的利尿作用有助于消除液体潴留,伴容量超负荷、无低血压的心衰患者可早期应用。
与ACEI或ARB同等应用的心衰人群:①心功能Ⅳ级即晚期心衰患者(LIFE试验);②AMI后伴有心功能降低或障碍,或伴初发肺瘀血[基利普(Killip)Ⅱ级]患者,以预防心衰、延缓进展和改善预后(PARADISE-AMI试验)。
HFPEF人群: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将是此类患者的首选药(EMPEROR-Preserved试验)。ARNI仍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与缬沙坦比较,虽未使主要复合终点(因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心衰住院发生率有一个小小临界性的显著降低(PARAGON试验)。事后分析(亚组扩展性分析)提示,该药可能使LVEF低于中位数(≤57%)和女性患者获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教授:
此例患者可以使用ARNI,收缩压如低于95 mmHg则不宜用ARNI。心衰患者的舒张压尽量不要低于60 mmHg,会影响冠脉灌注。此例舒张压低要动态观察,并寻找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病变,抑或仅是老年所致。
血压对于心衰患者是一个危险的指标,低血压会影响肾功能,也会加重心衰进展,心衰患者血压过低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再入院的风险较高,因此心衰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预防低血压。
心衰本身也是强的血压降低因素,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舒张功能障碍,出现HFpEF,血压就会降低;随着病情加重,由HFpEF进展至HFrEF,血压还会进一步降低,最后成为持续的低血压状态,例如血压在90/60 mmHg左右,血压很难升高。
对于低血压的心衰患者,处理一定要慎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是否持续低血压,但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即为“稳定性”低血压状态,这在病重的或晚期心衰患者中并不少见,仍可维持原来的治疗,但如果患者有低血压症状,或体位变化出现头昏症状,提示为体位性低血压,往往需要酌减治疗药物中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或剂量,此后用药应更为谨慎。
RAS阻滞剂包括ACEI/ARB/ARNI和β受体阻滞剂都是降压药;螺内酯有一定辅助降压作用;利尿剂也有降压作用。对于血压偏低的心衰患者,在使用上述4类药物时,需要严格遵照适应证,确保患者的安全; 指导患者在应用过程中,自测并记录血压,以便咨询医生调整药物。
心衰已经到了各种心脏病的最后阶段,很容易发生失代偿状态。感冒、心动过速、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新冠病毒疾病等都可能引发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服用有心脏毒性的药物等也有可能诱发心衰。血压只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其他很多问题也都需要关注。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强调定时随访、动态监测,不仅监测血压,也要检查电解质、肾功能、心脏大小和EF、BNP/NT-proBNP等,才能正确评估患者状况,以保证整体心衰治疗方案的实施,确保患者的安全,使患者获得最好的疗效。
1.活动页面签到7天,可领取1年数字报
2.活动页面签到10天,可领取黄峻教授2022心衰盘点文章PDF版
3.活动页面签到15天,可领取本次专题活动电子学习证书
4.评论区留言,可获得双肩背包抽奖机会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所有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